鄭石頭表示,他真的不想學字,但是他又不敢講,怕沒故事聽,怕寧頭訓他,怕寧頭以後不教他新的東西了。 其中一個姓朱的小孩子站了出來,長得黑黑瘦瘦的,唐寧想了想,這是唐正峰講過的,朱家人是逃難來的,說就是從蜀南逃來的,他們在唐家村也還過得相安無事,唐里正挺照顧他們,無論是分田還是分地都是按照官府的公文來,一文錢沒多收過他們,還給幫忙把契給辦下來的。 所以朱家很信任唐正峰,而這黑黑瘦瘦的小子叫朱發財,他啥也不擔心,就擔心那故事會不會聽得更短了:“那,那那,寧頭,那個孫猴子的故事會不會時間變短啊?”還得抽時間學字,朱發財表示,他不想錯過聽朱八戒的故事。 唐寧還以為這傢伙要鬧什麼妖蛾子,結果是怕少聽了那故事:“行了,你給我站好,該給你們講的故事我是一個字都不會少,但是,該練的功,該學的字,要是誰連續三天不好好練習好好學,咱們就停一天故事,以此類推,連續四天不學好,就停兩天。” 唐寧一說完話,眾小朋友們都有些唉聲嘆氣,唐寧眼裡隱隱逸出些笑意:“嘆什麼氣呢?你們每天好好學不就得了,誰要是不好好學你們就給我耳提面命,看誰敢拖後腿,就給我一頓收拾,這樣還怕每天聽不到故事?我也就實話告訴你們,甭說每天講故事我能給你們講三月孫猴子,這故事講完了我還有別的好聽的故事呢,你們可把勁給我加足了。別拖人後腿,這故事你們寧頭我能講三年也講不完,都給我提起精神來。一隊撿柴,二隊就近找水源幫著唐史娘打水洗碗,三隊挖野菜。” 一幫小孩子一聽還有好聽的,精神振奮地齊齊應了聲:“是,寧頭。”這一聲硬是喊出了氣勢,讓山裡都出了迴音。 大人們看著自己家的孩子做事是越來越有章程,都心裡是歡喜的,對未來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等孩子們都幫著大人做完事,飯也由煮飯的幾個嬸子煮好後,探路的小分隊也回來了。 這次帶隊的是唐史,唐史在這十來天的鍛鍊裡彷彿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每天的精神頭都很足:“里正叔,往前再翻一座山,就有個小村莊,有村莊應該附近就該有更近的城鎮。”那咱們就可以去採買和打聽訊息了。 這個訊息讓這五個打探訊息的人都很興奮,這半個月山裡的行程,磨得心裡很是不安,這一看有村莊,他們都沒上前看過呢,就急著回來報信了。 眾人一聽都來了精神,終於又要再見天日的感覺,以前成天在村子裡倒沒在意,現在是沒見著村子心裡難受得緊。 唐正峰被曬黑的臉上泛上了淡淡的笑意:“好,我們今天儘量趕到那個村子,找人家借宿,明天再去找城鎮把狼皮賣了,俺的豬肉也賣了,還有唐大夫採的一些咱們用不著的藥,再買些補給回來,糧食不能少,咱們人多,就多補充些。” 這十五天,唐寧家的驢子身上的糧食和肉少了一多半,這必須補齊。 這一頓飯眾人都吃得很快,十五天了,每天都席地而臥,雖然簡單地鋪了地鋪,誰不想睡床呢?睡屋子裡呢? 唐寧身上更是髒得沒辦法聞,頭髮也油成了一塊一塊的,她也迫切的想找到那個地方,好好的洗個澡。 眾人吃好飯,有序地收拾好行李,趕好牲口,背上包袱,彷彿腳步都輕鬆了很多,原本預計晚上才能到的山溝裡的村子,卻是太陽還沒下到山的那一邊便到了村莊外圍。 唐二狗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九歲男娃,今天下午沒有修整,也就沒有跟著唐大夫去採藥,倒是跟著探路的一個五人小隊先去村子裡想看一看,唐二狗聽說前面有村子便跟著人到前面去想看個究竟,如果真的村子,唐二狗想給自己爺爺找個能好好睡覺的地方。 唐正峰帶著大隊人馬跟著來到了山溝,看著遠處隱隱約約的村子,臉上隱約露出了一絲笑意,終於到了一處可以息腳的地方,也可以到附近的城鎮打聽打聽現在外面的情況。 唐寧跟在唐正峰後面,扶著自己的大嫂,大嫂每天都跟著眾人一道奔波,好在身體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了鶌鶋肉的原因,居然一路上沒有一丁點兒的不舒服。看著前面的村莊,唐寧怎麼地就是心裡隱約感覺哪裡不對勁,要說哪裡不說,又一時說不出來 。這天開始要暗下來了,是要找一處休息,可是眼前的村莊,哪裡不對勁呢? 太安靜了?不對!“爹,等等,不急,我們先在這裡等一會兒,我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唐寧叫住了唐正峰。 唐正峰皺了皺眉頭,倒不是覺得唐寧說得不對,是他心裡雖然有些喜悅,卻又摻雜著一絲絲隱隱的不安:“寧兒,為什麼這樣講?” “爹,現在是煮晚飯的時辰吧?可是你看。”唐寧指著遠處村子,一遍安靜的小木屋,茅草屋,還有兩三處磚瓦房,“爹,你們看,該是煮晚飯的時間,卻是沒有一處飲煙,這不對勁。”這村子一定有問題,不能冒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