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簋簠方圓自有別(2 / 2)

小說:重生之文物大師 作者:拾寒階

是了。”老韓笑嘻嘻的道,“老金頭,你的貨呢?不會賣掉了吧?”

“我沒去賣貨,就是出去吃了個米粉,我趕著來,早飯都沒吃哩!說好了賣給你朋友的,我怎麼能再去找別人?那太不地道了!”

老韓微微一笑,也不拆穿他,只要貨真就行了,管他去找誰賣過了?

白景明在貨上吃虧多次,早就沒之前那麼激動了,顯得穩重得多,淡淡的道:“先看看貨吧!”

老金頭哎了一聲,開啟袋子,從裡面取出兩件青銅器來。

張揚看見,不由得微微驚訝。

白景明經過一番摸爬打滾,看到貨的反應,不似先前那麼大,沉吟道:“這是酒器吧?”

老韓也是半懂不懂的人,笑道:“老金頭,你從哪弄來的這些酒器?不會是西周的吧?”

“嘿嘿,我也不懂這是啥子,你們看中,就出個價。至於從哪裡來的,就不用問這麼多了。我是做什麼的,老韓你還不清楚嗎?”老金頭背對著門,正好擋住了外面的視線,只有店裡的幾個人,可以看到袋中之物。

白景明看向張揚,使了個眼色,意含詢問。

張揚輕咳一聲,慢條斯理的說道:“這兩個青銅器,一隻是簋,一隻是簠。”

“鬼?斧?呵呵,還鬼斧神功呢!”老韓哈哈笑道,“白老闆,你帶來的這個夥計,怕是新請來的吧?感覺啥也不懂啊。”

張揚淡淡的道:“簋,音同軌,簠,音同斧,是古代比較重要的食器和禮器,常與鼎成套出現。我們常說鐘鳴鼎食之家,因為在以前,鼎的多少,就代表了主人的身份等級,如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我們現在堂屋的神龕上面,中間寫著某氏歷代先親祖考妣之靈位,左右分別寫簋簠二字,就是用字來代替囂皿,進行祭祀。”

白景明多少有些文化知識,聽張揚這麼一說,便即恍然:“我知道你說的是哪兩個字了。我老家的堂屋神龕上面,也是這種寫法。小張,你學識好,記性也好!難得,難得。”

老韓聽了,不由得一愣,對張揚刮目相看,笑道:“看不出來啊,小兄弟,你還是個行家!那麼,這兩件器物,哪個是簋,哪個是簠?”

張揚指著兩個器物,說道:“簋為圓口,簠為方口。一眼便可辨別。兩者都是用來盛黍稷稻粱等食物,以供祭祀之用,不過,這個簠,上面應該還有一個蓋子,蓋與器形狀相同,上下對稱,合成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現在只有器,卻無蓋。”

這下連老金頭也佩服起來,豎起大拇指,說道:“我問過那麼多的人,都不認識這玩意,只有你一眼就看了出來,厲害!這個的確還有一個蓋子的,被我弄丟了。那蓋子的形狀,和這個器一模一樣。你連這個也知道,真是行家!”

白景明壓低嗓音,問張揚道:“你看得準嗎?這是哪個朝代的貨?”

張揚道:“如果是真器,那必定是西周或戰國早期之物,因為,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就漸漸消失不用了。”

白景明吃驚道:“那不得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天哪,這、這可是好寶貝啊!”

張揚輕輕點頭,悄悄提醒道:“白叔,我估計,他跑了好幾家,都沒賣出去,不是價太高,就是沒有人敢要。”

“怎麼樣?”老金頭呵呵笑道,“白老闆,請估個價吧?”

白景明沉吟道:“我不好出價。你先報個價吧!”

老金頭皺著眉頭道:“沒事,你隨便出個價就行,我又不把它當寶貝賣,就想賣個辛苦錢出來。合適就賣了!”

白景明心裡當然是想買的,但也有顧慮,一是這種明器,來源途徑,最大的可能,就是支鍋來的,這個老金頭,一臉的晦氣模樣,一看就是土夫子。二是高價收了回去容易,想賣出去,卻要看機緣了,弄不好,還要惹禍上身。

所以,這個價格,就成了買賣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見白景明打退堂鼓,老金頭急了,伸出兩根手指頭,說道:“二十擔水,你都拿走!”

二十萬塊錢,就能買到兩隻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擱誰都會心動了!

畢竟,這麼好的機會,難得一遇啊!

錯過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白景明沉吟未語,看向張揚,想聽聽他的意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