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27個縣都種棉花,用的是同樣的種子,為什麼靈平村每畝產量可以達到600斤左右,而其他村的棉花,差不多都是每畝400斤不到的產量呢。
就是因為其他縣的人,都覺得棉花是公家的,雖然每天也下地幹活,可是就是不用心,這用不用心,產量最能說明一切。
春彩很快就讓人把靈平村今年每畝地收600斤棉花的事情宣傳的人盡皆知,同時春彩還替百姓們把賬給算的清清楚楚。
“你們聽說了嗎?那靈平村,今年一半的產量就把責任棉花給交夠了,剩下的都賣給李夫人了,50文錢一斤呢。”
“我也聽說了,聽說他們的棉花,足足能賣8萬兩的銀子呢。就光一個村,就能賣8萬兩的銀子呀。”
“我的老天爺呀,8萬兩銀子,那他們村欠李夫人的糧食,豈不是直接就還清了?”
“當然了,聽說還清之後,每個人還能分到3兩銀子呢。要是一家有5個幹活的,那就是15兩,都夠蓋四間新房子了。”
“以前咱們都說平安縣的人日子過的好,可是平安縣都是李夫人的女兒們,我看以鳳凰縣的日子也要比咱們過得好了。”
“要不然咱們縣也去承包土地吧,承包回來自己種,我就不相信,靈平村的人就一定比咱們那強?”
“說的對呢。走,咱們找里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