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1 / 4)

小說:川軍 作者:低訴

說到這裡,官兵們都感慨不已,紛紛表示,能為民族奮戰,能得到山東百姓如此愛戴,真是死而無憾。

當天,記者們到滕縣城內和城關各處陣地採訪看望,收穫又不少。

第二天,他們又乘鐵甲車沿鐵路線往界河前線採訪。

由於北沙河大橋已經炸燬,車到橋頭後就不能再開,他們改乘由那裡的駐軍提供的川馬前行。

兩位同行騎著川馬開心得很,但範長江在西北採訪多年,騎的多是北方大馬,對體型較小的川馬有些不習慣,陪同的政訓員告訴他,也正是這些川馬,別看它們體形不大,但耐力好,非常吃苦耐勞,為部隊運輸物資,越秦嶺,過黃河,跋山涉水,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家笑道,原來,這些矮小川馬,竟然也是默默無聞的抗戰英雄,失敬失敬。

大家說笑著騎到一個村子前,只見村裡人紅男綠女,聚在一起玩賭博遊戲,完全是一幅平常的農村過年情形,毫無戰爭氣氛。

過了村子,看見很多人在拆鐵道,紛紛把枕木和鐵軌往臨近的村子裡搬。記者們問老鄉這是在做什麼?老鄉說,工程大隊要我們把北沙河以北的鐵路都破壞掉,把枕木扛回家去當柴燒,明年一年的柴火都不愁了。鐵軌則抬到村裡去打大刀和農具。

政訓員還告訴他們,前面守界河的部隊還用這些鐵軌和枕木做工事,做出來的工事堅固得很。

一行人抵達界河車站時,車站已經完全破壞了,只有幾個哨兵在那裡。政訓員跟他們打了聲招呼,大家繼續往前騎。走了一會兒後,範長江突然覺得奇怪,問大家剛才注意到沒有,這幾個哨兵都穿的是棉鞋和棉衣棉褲,並且還戴了布手套。

大家一回想,的確如此,問政訓員是怎麼回事。政訓員笑道,你們到前面不遠就知道了。

又往前走了一里路,進到界河鎮。

守在鎮口的官兵都認識政訓員,政訓員說,過年都還在站崗,辛苦了。他們都笑呵呵地說不辛苦。

進到鎮上,看見家家戶戶門上都貼著春聯,還有“熱烈歡迎抗日軍隊”、“不退倭軍誓不還”之類的標語,還見到戰士們從農家院子裡進進出出,一些戰士還在打掃街道和院子內外的鞭炮紙,也有的在往院子裡挑水。

政訓員一直把他們帶到746團指揮部,團長譚尚修接待了他們。

記者先問,這裡的官兵和老鄉好像都很熟啊。譚尚修笑道,我們在界河的部隊,除了堅守陣地的一線部隊之外,都和老鄉住在一起,這邊的老鄉外出的多,不少人還沒回來,空房子比較多,就是家裡人多的,也都積極為我們的官兵騰出房間,他們說我們四川人身體本來就不強壯,還穿著單薄,怎麼也不讓我們在外面宿營。

老鄉見我們的官兵在外面站崗時,手腳凍壞了,還主動在哨卡旁邊替我們生篝火,還配凍瘡藥拿給我們,幫我們的戰士用雪搓熱手腳,再搽上藥揉瘡,再穿上他們送來的襪子和棉鞋,待我們和親人一般。

政訓員笑道,界河車站哨兵的棉衣棉褲和手套,你們這下該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吧?

大家都笑了起來。

譚尚修笑著說,現在,老鄉們一有空就替我們做鞋襪和棉衣棉褲和布手套,他們隨時做好隨時送來。現在,很多官兵都已不再是赤腳草鞋了。真像八路軍講的那樣,只要我們善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比中央政府的後勤部長更關心我們。

眾人感嘆不已。

譚尚修還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部隊進攻兩下店,老鄉還自動幫助掩埋了陣亡沒有來得及掩埋的官兵,把他們的槍彈都儲存下來,交給部隊。在交接的時候,他們和戰士們同聲哭泣,就像是自己的親人陣亡。戰士們還翻過去安慰他們,說這些戰友為民族獻身,死後會升天的,請他們不要過於悲傷。

記者團還採訪了兩次率部進攻兩下店日軍的尹唯一營長。

尹唯一告訴記者,自從出川以來,還從來沒有現在這樣好打仗。有很多民眾幫助,做事情不感到困難。特別是民眾自發做耳目,日軍稍有情況,立即知曉,不像在山西時候那樣,對敵情毫無所知,整天提心吊膽的。在這邊,整天提心吊膽的是鬼子兵。他接著把鬼子張貼的虛假告示和來回拉假炮的事講了。聽得幾個記者捧腹大笑。

對於22集團軍高層和第五戰區司令部為什麼遲遲不答覆川軍前線將士的進攻請求,記者們也不得而知,也都覺得奇怪。他們帶著內容豐富的戰地見聞和官兵們的疑惑,返回後方去了。

春節剛過,鄧錫侯、孫震及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