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紅旗照相館 作者:辛苦

看。另一方面,又想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到時候來個名利雙收。正是在內心深處存在這樣一些認識,使得初步編輯完成後,沒有拿給周圍同志和領導看一看,徵求一下同志們的意見。

這份檢查充滿技巧。狄源滄把所有的“錯誤”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沒有為難“周圍同志和領導”,並且還一反常規地把“領導”排在了“同志們”的後面,這更為自己的“領導”撇清了干係。這樣的表述,如果不是“領導”授意,那在客觀上,也能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至少,狄源滄可以在自己身邊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個飽受資產階級教育的舊知識分子的答辯與自責(3)

狄源滄還以一種自我批評的方式巧妙地提醒批判者,這本書出自“大鳴大放”時期,並曲折地表達出自己對事後算賬方式的不滿:

加上自己對“百家爭鳴”不正確的理解,以為資產階級的毒草也可以無原則地亂放,終於放出這本飽含資產階級毒素的書籍。

20世紀50年代後期,狄源滄“致力於將外國的攝影情況介紹給中國”也有另外一個重要背景,那就是業界一些人對本土攝影狀況的意見。

1957年6月,一位“新聞攝影戰線上的新兵”、“關心學習,力圖提高自己攝影藝術技巧的人”——李子青,“誠懇地期望攝影理論家們少販舊貨”,提出“新品種的介紹與推薦工作在今天來說至關重要”。

李子青說自己每次聽到看到介紹與評論優秀攝影作品時,那些示範的東西,不是齊觀山的“鬥地主”,便是葛力群的“和平簽名”,或者是鄭景康的“紅綢舞”,要麼就是石少華的“雁翎隊”。他承認“這是一些好作品”,但作為介紹新中國新聞攝影事業成長的歷史,作為衡量一幅新聞圖片好壞的準繩,僅僅這幾幅東西是不能說明全面問題的。

李子青以“新聞攝影戰線上的新兵”的身份發問:

我奇怪中國攝影(新聞攝影)歷史上,就只拿得出這樣幾幅像樣的東西?彷彿在號召全體青年攝影工作者與業餘愛好者們都必須向他們“學習”、“看齊”,否則就會失掉“標準”的,藝術表現手法的“傳統”,擔心我們(青年)會越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新聞攝影的創作——藝術表現方法的常軌。”

其次,一些評論攝影作品的文章,也總是乾巴巴的,除了什麼“有豐富的政治思想內容”、“記者有敏感的頭腦”,就是“藝術性強”、“構圖完美”、“抓住了緊張的一剎那”。試問,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又哪能缺少這些條件呢?

無知者無畏。李子青——這位新聞攝影行當內的新人,無所顧忌地說出了很多人想說而沒有說、或者沒有意識到的話。當時,身為《中國攝影》雜誌編委和執行編輯,被業界奉為“理論家”的狄源滄不可能不受這類“期望”的觸動。

————————————

本節主要參考文章:

狄源滄:《編輯〈世界攝影作品欣賞〉的自我檢查》,《大眾攝影》,1959年第4期。

鄧歷耕:《談畫刊編輯工作的傾向性——〈世界攝影作品欣賞〉一書讀後感》,《新聞攝影》,1958年第5期。

*:《對〈世界攝影作品欣賞〉一書的商榷》,《新聞攝影》,1958年第5期。

王浩:《藝術不能脫離政治——評〈世界攝影作品欣賞〉的嚴重錯誤》,《大眾攝影》,1959年第4期。

本刊評論員:《大力開展攝影書刊評介工作》,《大眾攝影》,1959年第5期。

張祖道:《為攝影的一生——憶狄源滄》,懷念狄源滄專輯,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鮑昆:《安魂曲》,懷念狄源滄專輯,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李子青:《雜感三則》,《新聞攝影》(活頁版),1957年6月21日第37期,新華通訊社新聞攝影部編。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頹廢腐朽墮落的美國

1951年5月,狄源滄寫文《漫談美國攝影》。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美國攝影的本質”、“美國的新聞攝影”、“美國的業餘攝影”、“美國的藝術攝影”等四個方面對“美國攝影”進行了否定。

他斷言:

美國攝影的本質,與它的其他文化一樣,是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是反動的,同時也是頹廢、腐朽和墮落的。

文章不長,但條理清楚,例證豐富,資訊量密集。比較特別的是,作者在此大量使用情感語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