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道:
“吃素。”
僧官道:
“徒弟,這個爺爺好的吃葷。”
行者道:
“我們也吃素,都是胎裡素。”
那和尚道:
“爺爺呀,這等兇漢也吃素”
有一個膽量大的和尚,近前又問道:
“老爺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飯方彀吃?”
八戒道:
“小家子和尚問一家煮上一石米。”
那和尚都慌了,便去刷洗鍋灶,各房中安排茶飯,高掌明燈,調開桌椅,管待唐僧。
第三百六十七章、三百六十八章西進途中(兩章合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三百六十八章西進途中(兩章合一)
第三百六十九章、三百七十章井中龍王(兩章合一)
這師徒們都吃罷了晚齋,眾僧收拾了家火。那三藏在一旁稱謝道:
“老院主,打攪寶山了。”
那僧官連忙擺手道:
“不敢不敢,怠慢怠慢。”
三藏此時又問道:
“我師徒卻在那裡安歇?”
那僧官連忙說道:
“老爺不要忙,小和尚自有區處。”
趕緊叫來那火工頭陀道:
“那壁廂有幾個人聽使令的?”
頭陀答道:
“師父,有。”
這僧官立刻吩咐道:
“你們著兩個去安排草料,與唐老爺餵馬;著幾個去前面把那三間禪堂,打掃乾淨,鋪設床帳,快請老爺安歇。”
那些頭陀聽命,各各整頓齊備,卻來請唐老爺安寢。他師徒們牽馬挑擔出方丈,徑至禪堂門首看處,只見那裡面燈火光明,兩梢間鋪著四張藤屜床。行者見了,喚那辦草料的頭陀,將草料抬來,放在禪堂裡面,拴下白馬,教頭陀都出去。三藏坐在中間,燈下兩班兒立五百個和尚,都伺候著,不敢側離。三藏欠身道:
“列位請回,貧僧好自在安寢也。”
眾僧決不敢退。僧官上前吩咐大眾道:
“伏侍老爺安置了再回。”
三藏道:
“即此就是安置了,都就請回。”
眾人卻才敢散去訖。而後那唐僧舉步出門小解,只見明月當天,叫聲:
“徒弟。”
這行者、八戒,沙僧聽聲都出來侍立。因感這月清光皎潔,玉宇深沉,真是一輪高照,大地分明。對月懷歸,口占一首古風長篇。詩云: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鑑銀盤爽氣旋。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靜玩來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園?”
行者聞言,近前答道:
“師父啊。你只知月色光華,心懷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規繩也。月至三十日,陽魂之金散盡,陰魄之水盈輪。故純黑而無光,乃曰晦。此時與日相交,在晦朔兩日之間,感陽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陽現。初八日二陽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繩,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陽備足,是以團圓,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陰生,二十二日二陰生。此時魂中魄半,其平如繩。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陰備足,亦當晦。此乃先天採煉之意。我等若能溫養二八。九九成功,那時節,見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曾有詩云: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採得歸來爐裡煉,志心功果即西天。那長老聽說,一時解悟,明徹真言,滿心歡喜,稱謝了悟空。沙僧在旁笑道:
“師兄此言雖當,只說的是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得水之金;更不道: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說起來我倒記起一舍利贊也與這月有關!”
三藏一聽來了興致,連忙問道:
“是何內容,悟淨不妨說來一聽!”
那沙僧頓了頓說道:
“我記得是當日那佛陀隉盤之後,留下舍利眾多,為八方國王所得,後西方有一王者一統西方,被尊為阿育王,為西方佛門第一護教之王,後這阿育王將舍利全部收起,分為八萬四千份,分派手下各持一份舍利送往諸洲各方,餘數日之間建成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