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悔恨。他深悔不該派孫立人部赴援油田被困之英軍。併發誓說,此後再有此類事,決不再援助英軍。足見其悔恨既深且痛。””願自此以後,不再提緬甸戰役。這一段痛苦的歷史,讓它結束了吧!”
蔣介石對緬甸戰敗有切膚之痛,他實在不願再談這個話題了。
下一輪,居里希望談一談美國對華空軍援助的事,這是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的另一個死疙瘩。
談論這件事,蔣介石多少顯出東方君子的羞羞答答。說出自己如何去乞求富人施捨,而遭到白眼這種事,好像總有點難於啟齒吧。
蔣介石首先宣告:“關於飛機,不過是}Ⅱ枝末節的事,我所重視的是史將軍對我的感惟和態度。物質之估量,在任何情況下,皆非黏所看重。”
作了這番鋪墊後,他才敘述事情的來龍去脈:“鑑於中國戰場之重要地位及中國空軍之薄弱,我們曾提請史迪威將軍向華盛頓建議,接受援助中國500架飛機之要求,並言明,倘此項最低要求不能實現,則證明盟國對中匡戰區毫不關心。那麼,中國將難以承擔協助鐾國作戰的繁重任務,請盟國另想辦法。不意,史將軍把我們的話曲解為最後通牒,如果美匡不援助飛機,中國將另尋他途,云云。實在是無中生有,混淆視聽。”
居里仄著耳朵聽了半天,也實在聽不出蔣介石自己說的“不給飛機,中國將不能協助盟國作戰”的話,與史迪威指責的“最後通牒”
有多大的差異,於是,便儘量從和解方面給轄介石開舒心通氣丸,他說:
“以史迪威將軍的地位而言,他只應將中國某I頁軍事器材之要求轉達華盛頓,但他如認為必要,亦可直接向華盛頓提出建議。換言之,彼實處於轉達中國要求與自動提出建議兩者之間。據我所知,他對中國也是誠心盡方的。比如,他曾多次以個人名義要求美**Is部派遣3到5個師部隊駐印,擴大在華美軍少量。最近,史將軍亦屢次敦促美國速派驅逐豐月2中隊、重型轟炸機1中隊、中型轟炸機1啐隊來華。恨美**政部未能資助其建議罷了。
唯剛才,總司令所言,美方如不能援助500架飛機,中國將不能協助盟國作戰,史迪威身為美**官,實不能向華盛頓轉達此種過於強硬措辭。”
蔣介石聽後,悻悻地說:“我並不責備史將軍辦事不盡力,美國援華物資數量多寡也不是問題的關鍵……”
宋美齡又接過話頭,補充道:
“總司令以為,他所重視的不是飛機之數量,而是態度與精神。舉個例子,有人誠心要幫助你,即使事情沒辦成,你也要感謝人家。
而另一種人以傲慢憐憫態度幫助你,事情就是辦成了,也不符合你的願望。是不是?”
蔣夫人妙語連珠,說的都是蔣介石想說而沒有說的。夫人話音一落,蔣介石更振振奄詞,大言不慚:
“望閣下轉告羅總統,我要求美國派遣參謀長來華之動機,絕無利用此人向美增索物資之意。倘若我的行動受物質誘惑之影響,早失日本之貢獻所動搖矣。故,我願掬誠保證,影請美國派參謀長來華,絕無物質企圖可言。丈迪威到重慶以來,我從未向他要求物質供給之事。史將軍是我的參謀長,哪有統帥向參謀長提出請求協助的道理?關於飛機的事,唯因夫中國戰區需要之迫切,故由夫人向史將軍提&討論罷了。”
聽了蔣介石一番割白,居里暗自發笑。既然如此,飛機的事可到此為止啦!
“承教頓開茅塞。”居里一句話,把這個問題煞住了。
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原有兩大疙瘩,一個是緬甸戰敗的責任,一個是500架飛機。關於緬戰,蔣介石已表示不願再提及;關於'
機,他說這也無所謂。雖然,蔣介石言不F七衷,但起碼錶明他不想糾纏1日賬。這樣一來,蔣史之間的主要障礙也就不了了之。居里重慶之行便告走完第一步。下一步,他必須讓蔣介石接受史迪威提出的三路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這是羅斯福給他的最終使命。
敗出緬甸後,雄心勃勃的史迪威指天踅地,要報仇雪恨,他在退往印度的路上,擬刺了三路反攻緬甸的作戰計劃。史迪威提出,犛退往印度的中國遠征軍部隊整編擴充為3到5個師,作為第一路從印度反攻緬甸,代號為X部隊;在雲南以美式武器裝備訓練15到20個師,作為第二路從雲南反攻緬甸,代號為Y部隊;以英**隊從仰光登陸,作為第三路扣回緬甸。這是一個充滿了史迪威個人色彩的龐大戰略計劃,雖然羅斯福沒有具體研究過此計劃,但是,總統原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