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蔡楠豈會不死?
韓林輕輕嘆息,然後眼神堅毅起來,他下定決心,蔡楠的家人,只要他韓林在兩淮為官一日,就要照拂他們一天!
但是此時經略使大人肯定想不到,蔡楠其實並未戰死,而是重病在床昏迷不醒了很多天,那張床不在蔡家宅子,就在大軍營帳之中,足可見受傷之重,已經到了經不起一點點馬車顛簸的恐怖地步。
以至於當從京城一路“趕到”河州宣旨的司禮監太監,捧著那道犀牛角軸的聖旨進入營帳之時,也聞到了那股撲鼻而來的濃重藥味,以及那種無法遮掩的血腥氣。其實在掀開簾子之前,這位太監就已經看到那些節度使大人的妻兒,一個個倉惶悽然,既有擔憂一家主心骨生死不知的惶恐,更有擔心朝廷雷霆大怒降下罪責的忐忑。一路行來,那些個大軍營帳景象,大多雖是驚鴻一瞥,但那份人人失魂落魄的哀鴻之景,做不得假,是打了大敗仗,並且一定是慘敗的那種哀軍。
作為太安城皇宮內資歷並不算最老那一輩的司禮監八名隨堂太監之一,尋常情況下為正二品邊關大員的傳諭宣旨,還遠遠輪不到他,但是這次宣旨,顯然是一樁各位大紅蟒袍大人物們心照不宣的惡差事,司禮監掌印宋堂祿不可能離開天子身邊,作為二把手的秉筆太監,按律只會捧起那些羊脂白玉軸子的聖旨,否則也太跌份兒,接下來就是名正言順的隨堂太監了,八人之中,就數他這個可憐蟲資歷最淺,靠山最低,他不來誰來?自怨自艾的中年太監板著臉,眯著眼,先是環顧四周,然後才慢悠悠把視線投注在那張病榻上,床邊站著個臉色蒼白的年輕武將,都站不直,拄了根柺杖,隨堂太監皺了皺眉頭,在來之前,就有趙勾頭目大致講過蔡楠大軍的情形,一些主要將領都有詳細闡述,眼前這個身材魁梧的年輕人,應該就是蔡楠唯一的螟蛉義子,是早年死在南唐境內的一位袍澤遺孤,很早就跟隨蔡楠姓,就叫蔡柏,在蔡家,蔡柏的地位不比蔡楠那三個親兒子低,蔡家很多上不了檯面的事情,據說都是蔡柏親手擺平的,乾乾淨淨,負責盯梢蔡楠的趙勾也給出一些不俗評語,認為值得朝廷用心拉攏培植,一旦事成,將來蔡楠調教出來的數萬嫡系軍馬,那就能順理成章地成為朝廷可用之兵。
中年太監原本是絕對接觸不到這等內幕的,但是這趟千里迢迢的宣旨,在聖旨之外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一開始就玄機重重,先是權勢煊赫的秉筆太監找到他談心,叮囑他這次前往兩淮道頒佈聖旨,要秘密行事,而且更為古怪的事情,是交到他手上的聖旨不是一道,而是兩道!僅是匣子略有不同,秉筆太監遞交兩個金絲楠木匣的時候,在其中一隻匣子上用指甲劃出條隱蔽痕跡,說如果蔡楠大軍攔下北涼騎軍,就頒佈這個匣子裡的聖旨,如果輸了,而且必須是慘敗,才開啟另外一個匣子,若是潦草對付,裝模作樣擺出個大陣仗,其實私底下是任由北涼鐵騎大搖大擺過境,那麼兩個匣子都不用開啟,你就當出京巡邊了一趟,怎麼去怎麼回,什麼話都不要說什麼人都不要見。但務必記住,無論是哪道聖旨,都要在塵埃落定徹底看清了局勢的戰後頒佈,可晚不可早,甚至晚上個幾天都不打緊!如果吃不準火候,到時候自會有人幫著給主意。
於是這位司禮監隨堂太監在得到趙勾某人的暗示後,就這麼稀裡糊塗來了蔡楠營帳。
蔡柏一瘸一拐上前幾步,躬身抱拳低聲道:“末將蔡柏,見過公公。”
隨堂太監點了點頭,用尖細嗓音說道:“蔡將軍,節度使大人就一直沒醒過來?若是如此,接旨一事可就難辦嘍。”
蔡柏竭力掩飾自己的傷感,輕聲道:“回稟公公,義父在昨日醒來一次,但是很快就又昏迷過去,幾名隨軍大夫,和我們派人連夜從河州柳枝郡請來的馬神醫,都說義父這次傷到了五臟六腑,就算哪天能夠醒來,也未必還能重新衝鋒陷陣了。”
太監不動聲色問道:“柳枝郡的馬神醫?可是祖上出過六七位大內御醫的馬家?”
蔡柏點頭道:“正是。”
中年太監嗯了一聲,其實那名神醫在離開蔡楠營帳後,很快就有趙勾秘密找上,已經初步確認了蔡楠的傷情,確實極重,傷及內腑,尋常人傷筋動骨還要躺個一百天,何況如此?
他終於流露出點悲慼神色,感慨萬分道:“不曾想節度使如此重傷啊,罷了,就當是節度使大人躺著聽旨好了,咱家相信陛下也不會怪罪,即便若些責罰,也是咱家的事兒,不管如何,哪怕拼著性命也不讓忠心報國的節度使大人,受半點委屈。”
蔡柏聞言後,在沙場上流血不流淚的硬漢,不等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