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悲歌一曲東林黨 作者:古詩樂

?並有意削減官員。他對發生的 國內外戰爭,倒是都異常重視並親自運籌帷幄。他曾親自指揮了“三大徵” :一是平息了寧夏銀川蒙古之亂,二是援朝抗倭戰爭,三是平定貴州播州楊應龍之亂。三次大捷,令他充滿自信,變得唯我獨尊。

他常認為自己不是那種濫殺無辜的君主。詔獄屬皇上私人監獄,他不記得把那位大臣關了進去?由宦官提督的專事偵緝刑訊的東廠,門前冷冷清清,那裡的用事太監寥寥無幾,庭院中甚至長滿了青草。他對大臣的刑罰,也止於廷杖。他對出言不遜的大臣施杖,只不過出出氣罷了,並無杖死之意,只有一次是例外。有個給事中叫王德完,是爭國本擁立皇長子的第一人,王在奏疏中請皇上厚待皇后,批評皇上只知財務多寡,不問黎民死生。……朱翊鈞大怒,命錦衣衛行廷杖,由司禮太監陳矩監刑。皇上有意把王德完杖死,可執行人陳矩是個識大體的明白人,刑杖完畢,皇上問:死了沒有 ?陳矩回答:“快死啦 !”皇上便不再問。人們都說王大人的命是陳公公救下的。

皇上有時也不自信,從他對鄒元標的顧忌就可知道。鄒曾兩次上疏批評皇上,言辭極為尖銳,毫不留情面,且甘心受杖不怕死,給皇上留下刻骨銘心印象。不久前,一次皇上正在用膳,驀然想起了鄒元標的名字,登時心緒不寧起來,命令太監撤下桌上的山珍海味,自言自語說,朕隱隱覺得,那鄒某人又在數落朕的不是?……

皇上雖身居大內,以患病為由,不理朝政,不上早朝,不批閱奏章,但對自己的壽宮(地下宮殿)卻關心備至。他曾四次不辭辛苦遠赴百里外的昌平天壽山腳下,去勘定壽宮地址,最終選定了大峪山的一塊瑩地,在他二十三歲這一年,開始了營建皇陵的工程,歷時四年,耗銀八百萬兩,相當於全國兩年的賦稅收入,從而催發了一場全國性的開礦徵稅大浩劫。

第二章 礦稅之爭

萬曆二十四年,對皇上朱翊鈞來說,可謂多災之年。

先是京城地震,隨後是淮水決口,湖廣福建又逢大飢。三月坤寧宮失火,殃及乾清宮,一把火把二宮燒得乾乾淨淨,修復費需白銀一百多萬兩。朱翊鈞緊鎖眉頭,他不是不清楚近年來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建壽宮八百萬,寧夏用兵耗去二百萬,出兵援朝抗倭支出三四百萬,平定播州叛亂已花出數十萬,至今仗還在打著。兵餉可以東挪西借,而重建二宮卻是刻不容緩,眼下庫藏匱竭營建乏資,真不知道去哪兒籌措這一筆鉅額銀子?

正當他束手無策時,忽然從工部傳來訊息,說有一個徽商叫程守訓的,自願納銀萬兩資助殿工,朱翊鈞聽後大喜,忙問此人官職,回答說“白丁!” 。皇上當即傳諭,授程守訓“中書舍人”之職,任職武英殿。

這程守訓原以殺豬賣酒為生,後拐騙了本縣一個###,逃到京城 。他腦子靈活,又善於鑽營,聽說皇上正為殿工缺銀髮愁,心想這是個出人頭地的機會,便先來個投石問路,捐出了萬把銀子,沒料想這麼快就換來一個欽賜的官兒 !雖說官不大,卻是一步邁進了紫禁城,榮耀無比 !他還想繼續把這樁“買賣”做大,他驀然記起自己有個同鄉,叫吳宗堯,現任山東益都縣縣令,吳曾對鄉人講過, 縣內有個孟蚯山礦,蘊藏豐富。……程守訓心想,自己何不向皇上建議大規模開礦,所獲礦銀可助殿工一臂之力,當然自己也免不了從中漁利,“此奇貨可居也!” ,他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

於是他請人寫了份奏疏,託內監送進宮中,皇上閱後大喜,認為這是一個開源的好辦法,便迅速降旨,命宮中承運庫太監陳增攜帶程受訓,一同赴山東益都、福山、青州、沂州、棲霞、招遠等地開礦。

別看皇上對上朝臨政無興趣,卻急於斂財,自派陳增程守訓去山東採礦後,他又陸陸續續向全國各省派出礦監,他們都是些宮中有頭臉的太監,房山、蔚州有王虎,昌平有王忠,河南有魯坤,山西有張忠,湖廣有陳奉,南直隸有郝隆,廣東有李敬,浙江有曹金,福建有高採,雲南有楊榮等。

四個月後,皇上朱翊鈞又聽說徵稅是個斂財的快捷辦法,便又向全國派出第一批稅使,先是御馬監太監張燁,被派往通州張家灣徵稅,緊隨其後是太監馬堂去山東臨清,孫隆去蘇杭,李道去江西湖口,曹金去浙江,高採兼徵鎮江;礦監稅使一身兼二任者,除高採外,還有陳奉魯坤等。

一時間北起遼東南至兩廣,西始川陝東臨沿海,開礦徵稅的御題黃旗,遍佈關津相望於野。那些礦稅大員手持聖旨朱牌,狐假虎威為所欲為,看見良田廣宅,便指說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