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部分(2 / 4)

鬧矛盾。天威難測,隨便一個指頭都能把自己的家族壓在底下,永世不得翻身,誰敢興風作浪?

再加上為了避免武如意專權後宮,劉辯在離開金陵之前,又把為自己生下了河東王劉徵的衛梓夫擢升為淑妃,搬進了漪瀾殿居住,與武如意並駕齊驅,相互制衡。

衛梓夫不同與其他的嬪妃,背後站著已經成為北方軍團副帥的衛青,還有衛疆、霍去病、霍峻都一票軍方人士,再加上衛梓夫八面玲瓏,長袖善舞,一口一個姐姐長,一個一個姐姐短,很少與武如意正面發生衝突,所以兩人表面上相處的還算融洽。

劉辯當初曾經在太極殿對文武百官承諾,待唐後的喪期滿一年之後就會冊立武德妃為正宮皇后,掐指算來,去年九月就滿一年之期,可惜皇帝不在家,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下來。

這讓武如意鬱鬱寡歡,真是天算不如人算,自從唐婉辭世之後,自己就一直小心翼翼的處世,無論對待太監宮女,還是嬪妃臣子,都保持著和藹的笑容,為了就是給自己爭取民意支援。誰知道在輿論一邊倒支援自己繼承後位的前提下,生出了貴霜這檔子事,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皇帝這場東風。

皇帝不在,無法登上皇后寶座,衛梓夫有天子的金口玉言,被冊封為淑妃,與自己分庭抗議;這些武如意都無能為力,無法興風作浪,更何況頭頂還有正值盛年的何太后壓著。

聽天由命,老老實實不是武媚孃的性格,既然不能亂來,那就在規則內行事。反正自己是六宮之首,即便與衛梓夫共同執掌後宮,也是自己為主,衛淑妃為輔。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武如意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上官婉兒從椒房殿趕了出去。

堂堂椒房殿乃是後宮之主,東宮皇后下榻的宮殿,上官婉兒區區一介美人,至今未能生育,何德何能在椒房殿久居?

當初只不過因為皇后新薨,太子思念母親,皇帝才特許你搬進椒房殿暫居,以寬慰太子思母之情,你怎能就這麼恬不知恥的在椒房殿常住下來不走了呢?

為了趕上官婉兒離開,武如意聯合了衛梓夫,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兩人達成了一致,決定聯合眾嬪妃,向何太后請求讓上官婉兒搬離椒房殿。

其他的嬪妃或者迫於壓力,或者跟隨大流,或者出於嫉妒心理,包括陳圓圓、糜真、貂蟬等所有劉辯的女人都參與了此事,何太后獨木難支,再加上上官婉兒肚子不爭氣,最終只能責令上官婉兒從椒房殿搬了出來。

此乃皇帝后宮家事,雖然傳到了七大顧命大臣的耳朵裡,但也不便過問。更何況武如意做的沒錯,區區一介美人,距離皇后之位差了好幾個等級,何德何能長居後宮之首的椒房殿?

把上官婉兒從椒房殿趕出來,這就是劉辯出征的一年之內武如意搞出的最大動靜,在天威之下,即便有天下最大計程車族陸氏作為後盾,武如意也不敢擅越雷池一步。

而在去年臘月生下第二個兒子陳王李淵之後,武如意便安穩下來,自己手握兩個兒子,又有百官和民意支援,在百姓們的心目中口碑也不錯,還有天子的承諾在前,看起來皇后之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循規蹈矩的等待下去,爭取登上皇后之位,才是當前最聰明的處世之道。(未完待續。)

八百二十九 板蕩識忠臣

“德妃娘娘,門外有一人自稱陸否,說是您的族人,有緊急要事求見娘娘,不知該如何處置?”

守衛景寧宮殿門的太監先把話捎給蘭蔻,再由蘭蔻隔著珠簾稟報給正在看書的德妃武如意。

劉辯的兒女哺乳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由嬪妃母乳餵養,另外一種就是由奶孃餵養。武如意深知姿色與身材是自己爭寵的重要資本之一,擔心身材走形,因此從長子渤海王劉治開始,就選擇聘請奶孃來餵養孩子,到了第二個兒子陳王劉淵也不例外。

因為保養得當,已經生過兩個孩子的武如意身材依舊婀娜挺拔,豐腴修長,該肥的地方肥該瘦的地方瘦,不要說一般的妙齡女子無法爭鋒,即便整個乾陽宮中的嬪妃也沒有幾個人能勝過武媚娘。

“陸否?”

武如意掩上書卷,秀眉微蹙,一時想不起誰叫陸否?

陸家人丁興旺,出仕從軍的不可勝數,作為陸家金字塔頂尖的武如意不記得陸否是誰,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既然想不起誰是陸否,武如意自然不會隨便召見。萬一是個來走後門託關係的,見面之後哭哭啼啼,囉囉嗦嗦的讓人心煩。答應他吧,自找麻煩,不答應吧,又說不過去,更有可能被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