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而承認人的力量,那麼思想啟蒙則是把這一觀念傳達給每一個平民。
遺憾的是,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實現起來很難。
()好看的txt電子書
這也是太史慈在後世最佩服魯迅的地方,要知道魯迅明明可以做一個徹頭徹尾的所謂的“大文豪”,只要接著去寫自己的小說就夠了。可是魯迅卻把後半生的精力用於傳播思想和開啟民智之用:辦報紙、作版畫、改良漢字、為老百姓能看得懂的連環畫搖旗吶喊、扶持文學新人……
每次一看到魯迅先生那怒髮衝冠的頭像,什麼胡適、周作人、梁實秋之流統統變得微不足道。正是這個說自己身邊都是黑暗的魯迅,在不停地播撒光明的種子,毫不在乎自己的力量是多麼的微乎其微。“我以我血薦軒轅”!
遺憾的是在現代社會人們漸漸把魯迅先生扶上神壇,卻忘記了魯迅先生為國為民的精神,只剩下一群孩子在那裡分析課文了。
太史慈當然不敢跟魯迅先生比肩,卻是無時無刻不在銘記著魯迅先生的本意。
太史慈驀地長嘆道:“人生不過區區數十載,活著的人對死者最好的紀念就是忘記,唯有後人更好的活著才是真正對得起我們的先人。”這話正是魯迅先生在臨死時候的願望,雖然原句太史慈已經不大記得清了。
而聽到這裡的管寧豁卻然而驚: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今年才多大?當他擁有西北六縣時又是多大?這種做事不計成敗得失,只為天下先的勇氣與智慧當真得令人佩服。
自己現在還在這裡為了自己的理想裹步不前優柔寡斷,可是太史慈已經在幾年前開始試著實現自己的主張了!
管寧看向太史慈道:“我管寧徒有虛名,不及子義萬一,天下有子義足矣,要我管寧何用?不若歸隱山林!”言罷欲飄然而去。
太史慈吃了一驚,心知自己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