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3 / 4)

而誇大其實。”

李星沅贊同的點了點頭,道:“這京畿之地,雖說防備重重,卻大多久疏戰陣,更是操練不足。吾聞南朝人馬,日夜作訓,又兼火器精良,將士用命。只怕五萬~人馬,朝~廷也抵擋不住。”

李文瀾嘆了口氣,道:“學~生快馬加鞭趕回,就是想盡快告知大人,大人需要為前途計了!”

李星沅一甩袍袖,怒氣沖天~道:“李文瀾,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本官投敵賣~國嗎?”

李文瀾搖了搖頭,道:“所謂良禽擇木而起,賢臣擇主而事。如今這大清朝恐怕到了頭了。這南朝水師,敢直接渡海攻打天津,想必是有了完全的準備。恐怕,林大人在河南已然遭遇不幸。河南人馬已經不過數萬,可江蘇、湖北兩地,南朝軍~隊可是不下二十萬,若是那南朝何皇帝一聲令下,莫說兩軍相差甚遠,就算是兩軍旗鼓相當,這十而圍之、倍而攻之的兵法,想來也出不了什麼岔子。南朝可與英吉利人不同,英吉利人與我中原相距萬里,可南朝咫尺之遙,大人定然私下想過這中原最終贏家,到底會是誰吧。”

李星沅長嘆一聲,默然不語。

他是道光十二年進士,二~十~二~年任陝西巡撫,剛上~任就遇上第一次北伐戰爭。南朝西路軍從廣東一路打到了四川,甚至還有人馬翻過了秦嶺,跟陝西軍~隊幹了幾架。他可是親身經歷過陝西戰事,清楚的明白南朝軍~隊跟清軍完全是兩個概念。

藍衣軍進則有若雷霆,退則行動如風。他組~織的人馬,在直面藍衣軍的炮火和槍彈一個照面,就被打得找不著北,狼狽鼠竄。那個時候,藍衣軍只有二十萬左右,可是現在據說藍衣軍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如果他們都能達到當時他所見的那支部~隊的實力,說什麼滿清收復失土,根本就是一句笑話。

他卸任陝西巡撫之後,回京待職,也曾經近距離觀察過肅順所訓練的那支新軍。除了拿上了洋槍洋炮,操練的時候向左轉向右轉,跟舊式軍~隊再沒一點區別。絲毫沒有藍衣軍士兵身上那種有若實質的鐵血氣息。

三軍首重為士氣,若是沒有士氣,拿什麼去跟數倍於己身的敵人作戰?

“本官效力大清已有十餘載,所謂忠臣不事二主,既然大清要滅,本官就陪~葬吧。”李星沅氣息有些低沉,李文瀾能從裡面聽出濃濃的不甘。李星沅是個有德行有抱負的官~員,他的仕途還大有可為,就這樣跟一個腐朽王朝一同陪~葬,是誰也不會甘心的。

李文瀾勸諫道:“大人,這世間萬物,皆有榮辱興衰,旗人的氣數盡了,何必陪異族一同滅~亡?大人乃是漢~人名臣,學富五車,識見超人。這中朝初立,當是用人之時。大人官聲甚佳,又得百~姓讚許,在中朝謀個出身,定是不難,還請大人三思啊。”

李星沅悲涼一笑,道:“本官現在有好名節,可是若是偷了敵,卻不知哪裡會有什麼好名節。”

“大人所言差矣,學~生曾研究過中朝諸法,皆與前代不同,這君君臣臣之事,在中朝,反而及不上一心為民的重要。中朝皇帝自降身份,與萬~民同身份,自是沒有什麼忠君不忠君之說,這官~員只有為國效力,為民請~命,卻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迂腐,學~生深以為然。”

李星沅一拍桌子,罵道:“放肆,這君臣綱常都沒有,國將不國,又如何能成大事?”

李文瀾渾不在意,問道:“大人,這滿清可是將什麼君君臣臣一套搞到頂點了,卻還是民~不~聊~生、內亂四起。文官愛財、武官怕死,社~稷腐~敗,內憂外患,而沒什麼君臣綱常的南朝卻是國富民強,實力與日俱增。況且,南朝沒得只是君臣綱常迂腐之流,卻大力推行道~德禮制,平民教~化,人人皆可讀書識字,學懂道理。敬君忠君,卻不拘泥於死命於君。言卿覺得,這般才是正理。”

李星沅淡淡的道:“這廣教~化,卻是良行。”

“大人還需早些決斷,等這天津城陷的訊息傳到宮裡,九門肯定馬上關閉,到時大人枯守城中,先不提刀槍無眼,戰時有個損傷,就算是藍衣軍拿下京~城,大人再去投誠,反而落入末節,被當做俘虜,就沒什麼意思啦!”

李星沅回京待職,家眷也多不在身邊,他又極是清廉,連住宅也是可謂簡陋。李星沅知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咬了咬牙,道:“事不宜遲,這細軟之物皆不要帶了,化妝一番,我二人就出城去尋中朝人馬吧!”

李文瀾大喜,連道可以。他本是京~城有名的書生,不僅喜歡附庸風雅,吟詩作畫,更是能文能武,頗有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