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走到中山國境內時,趕巧遇到了一位同路的落魄士人,於是結伴而行,一起北上。
這位落魄士人,名曰劉惠,乃中山人氏,在冀州才名昭著、德高望重,當初曾經風光無限,位列名士田豐、沮授等人之上。劉惠如今之所以落魄至此,卻因冀州牧韓馥而起,說起來有些話長。
四年之前,韓馥被朝廷任命為冀州牧,到任之後立即徵辟名望深重的劉惠擔任了冀州治中從事,主管眾曹文書,居中治事,處於眾官之上。
初平元年,也就是三年之前,東郡太守喬瑁製作偽書傳於各州,列舉董卓許多罪惡行徑,號召大家起兵一起討伐國賊。韓馥得到書信後,便請教身邊從事說:“現在我是應該幫助袁氏呢,還是幫助董卓呢?”劉惠聽後勃然大怒,當眾斥責韓馥說:“興兵是為了國家,大人怎麼能問出到底是要幫助袁紹還是董卓這種話呢?誰對國家有利我們就幫助誰啊!”
韓馥自知理虧而面有慚色,劉惠擔心韓馥因為自己的斥責而怪罪,而且見韓馥並沒有帶頭起兵的意思,於是又向韓馥獻計說:“兵者凶事,不可為首。大人現在應該看著其他各州的動向,如果有領頭髮動之人,我們便跟著響應。”韓馥聽後覺得正合心意,於是寫信給袁紹,痛訴董卓的罪惡,慫恿袁紹起兵。
袁紹起兵之後,韓馥卻疑心生暗鬼,處處提防著袁紹,經常剋扣供應給袁紹軍隊的糧食,成了盟軍裡面拖後腿的一個傢伙。兗州刺史劉岱知道這件事後,便寫信給韓馥說:“董卓因為無道,所以被天下人共同攻擊,死期就在旦夕之間,不足以為憂。只是董卓死後,我們應該立刻回師討伐你。因為你坐擁強兵,卻坐視國家興亡於不顧,與凶逆有什麼差別?所以,我們寧可處置了你,也不能讓你繼續逍遙下去!”
韓馥得到劉岱的書信之後大為恐懼,加之上一次劉惠當眾忤逆了自己的面子,便將罪名推到劉惠的頭上,想要斬殺劉惠來為自己脫困。
韓馥要殺劉惠,從事耿武和冀州眾多官員並排擋在劉惠身前,以死逼迫韓馥放過劉惠。於是劉惠被免一死,但還是被韓馥罷了官職,還當場被披上囚衣,發配到山區去服徭役。
事情到了這裡,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劉惠被貶之後,最終會因憂憤而病逝。但是因為某個猥瑣的傢伙忽然從天而降,搖頭晃腦地出了長安,一路直奔冀州而來,最終還阻止了袁紹、公孫瓚合謀吞併冀州的陰謀,所以劉惠居然活了下來,而且還獲得了韓馥的釋放!
劉惠雖然重獲自由身,但他與韓馥的關係已經徹底破裂,繼續呆在冀州,只會自取其辱。而在這個時侯,劉和讓人散往各州的《納賢告示》已經傳遍了冀州,如今甚至到了兗州和豫州。劉惠本就一心向著漢室,老劉家忽然冒出了劉和這麼個名聲大噪的傢伙,這讓劉惠原本死寂的心忽然泛起了波瀾,所以決定隻身前往馬城。
劉惠走在路上時,正好看見了張郃送出的這隊大戟士,以他當初在冀州的地位和名望,這些從軍多年的老兵自然聽說過他,有不少人甚至還見過他不止一次,所以便相約結伴而行,一路順利平安的來到了馬城。
這些老兵也不傻,雖然明知韓馥討厭劉惠,可他們馬上就要成為劉和的部曲,所以聽說劉惠要來投奔劉和後,一路上自然是尊重有加,精心照顧,絲毫不敢怠慢了劉惠。
現在巴結劉惠,那是雪中送炭。等到劉惠在幽州得到重用,那時候再去巴結人家,就成了不知深淺!
ps:兩天沒求推薦票,發現大家又忘記了,今天週末,滿地打滾求推薦啦!
第一三四章 顧慮
這天下午,劉和正在府中與幾個木匠和鐵匠比劃著如何改進現有的農具直轅犁,為了表述直觀一些,劉和還讓人從城外農莊借來了兩具直轅犁。
漢代已經開始廣泛的使用耕犁,不過這時候農夫使用的犁都是長直轅犁,因此耕地時回頭轉彎不靈活,起土也很費力,效率卻不是很高。
劉和的前生是在農村長大,後來好不容易考進一所二流的師範學院,所以他對於後世農村當中普遍使用的曲轅犁有著深刻的印象。學歷史專業的劉和還記得曲轅犁是在唐代形成並且普遍的推廣運用,然後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世紀。
曲轅犁和直轅犁相比,有幾處重大的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部位安裝了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得小而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更為靈活,也能大大節省人力和畜力。
能夠節省人力和畜力,也就意味著同樣一頭耕牛和一個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