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部隊參與的大小戰事進行回顧,在彙報過程中若是有人對某些數目和具體過程有疑義,可以當場提出來,我們立即進行查證和確認。”
“第一場戰事,發生在初平二年七月底,地點位於南陽丹水山區,戰場指揮員為大公子。當時的具體情形是……”田疇有意將當初劉和繞道南陽潛回幽州途中遭遇的戰鬥列為第一場戰事,既有增強劉和威望的用意,同時也是要以那場小規模的戰鬥作為分水嶺,讓大家意識到隨著劉和出現之後,幽州的戰事逐漸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田疇將第一場戰事的前後經過彙報完畢,郭嘉開口說道:“這場戰鬥雖然並不激烈,參戰人數也只有數百人,其中一方還是戰鬥力較弱的流民,但也有值得總結和歸納的地方。第一,在這場戰鬥中公子將斥候的作用放在首位,進入未知地域之後並不冒進,而是先派出偵察能力出眾計程車兵前往必經之地查探地形和情況,所以獲悉前方發生變故之後可以從容應對。第二,在我方明顯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對於敵兵的處理比較穩妥,沒有簡單的屠殺或者驅散,而是利用攻心之術將其收降,為接下來應對更加複雜的局面打下了基礎。”
劉和聽到郭嘉如此讚揚自己,實在有些不好意思,不過他現在久居上位,已經將一張臉皮練的刀槍不入,所以也就坦然坐在主位上聽郭嘉的分析,不時還頷首表示認同。
當時劉和做這些部署的時候,只不過是按照直覺行事,其實倒也沒有郭嘉分析的那麼複雜,但這並不影響郭嘉將其中具有借鑑意義的內容摘出來供大家思考和領會。
作為戰場指揮員,準確掌握情報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而如何妥善處置敵軍降兵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若是誰將其忽視了,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會導致一場失敗和混亂髮生。
郭嘉說完之後,眾人紛紛發表意見看法,對於如何在複雜地形中使用偵察力量以及如何處置戰俘降兵漸漸有了統一的認識。
在會議室的隔壁一間房屋內,才女蔡琰正手持一支纖細的炭筆奮筆疾書,將幕簾相隔的外間眾人言語迅速記錄下來,作為會議的原始記錄留存。
“下面,分析第二場戰事。初平二年八月中旬,地點馮家峪,當時我方參戰兵力為……”
“下面,分析第三場戰事。初平二年十月底,小種鮮卑軻比能率領兩萬胡騎侵掠幽州,首先出兵攻打馬城,當時戰場總指揮是太傅大人,我方的兵力主要分駐於馬城至高柳沿線,閻柔部一萬五千人馬則佔據著寧城和廣寧等城池……”(未完待續。。)
第二九四章 密會居庸關(中)
兩天的時間很快過去,參加會議的眾人圍繞幽州部隊參與的每一場戰事展開了深入熱烈的討論,並在劉和與郭嘉的有意引導下,從中得出了很多結論性的觀點和看法,對於指導今後的作戰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
比如,圍繞馬城防禦一戰,大家得出了三條非常重要的結論。
第一,單純在邊界線上構築漫長的城牆工事,無法從根本上將遊牧民族的騎兵抵禦在外,因為隨著防線的不斷延長,不僅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築工事,而且還將有限的兵力分散開來,結果導致整體佔優的兵力在每一個區域性都變成了劣勢。
第二,依靠堅固耐火的廂車車陣,配合一定數量的強弩手、長弓兵、刀盾兵與長槍兵,完全可以對胡人騎兵形成有效的防禦,使其在開闊地帶同樣難以佔據優勢。鑑於此點,幽州今後要進一步改造運輸糧草輜重的各種車輛,使其具備更加強大的運輸和防禦雙重效能,如果要進軍北方草原,則應首先修築可供廂車行使的道路,依託這種車陣來保障大軍的後勤運輸。
第三,對付北方胡人的游擊戰術,唯一可行的辦法依然是憑藉己方騎兵大軍,同樣以游擊戰術來不斷蠶食和襲擾遊牧民族,使其始終無法安心的畜牧發展,最終衰弱下去,直至滅亡或者被同化吞併。
後世的歷史反覆證明,在熱兵器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前,在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裝甲部隊出現之前,對付北方遊騎兵最好的辦法不是修築萬里長城被動防禦,而是建立強大的騎兵大軍,在戰略上主動出擊,憑藉後方源源不斷的後勤支援,最終將敵人消滅在北方的草原上!
類似的結論還有不少。比如將騎兵戰術已經用到爐火純青地步的趙雲,非常冷靜地提出騎兵雖然強大,但在今後南下冀州或者西進幷州的作戰中無法擔任主力的結論。趙雲認為類似白登城、晉陽城、鄴城等防守堅固的城池據點,若是以騎兵擔任攻城主力,不僅會造成巨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