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作者:江暖

升到足夠高的位置,僅僅是在行軍打仗之前派出斥候探馬進行戰場偵察,卻不會將主抓情報的職能部門放在諸部之首,更不會將諜報頭子與身邊的軍師們放在相同的高度和位置對待。

再比如,這個時代的將領很少會把精力花在新式作戰兵器和各種防護裝備的研發製造上,更不會把一群工匠的地位提高到能與其他各司吏員相同的高度。

如今劉和麾下兵馬不斷擴張,組建司令署這樣一個專門負責軍事作戰的首腦機關勢在必行,劉和從一開始便借鑑後世司令機關扁平化的架構體制,未嘗不是一種創新和變革。(未完待續。。)

ps: 今天兩更,不忽悠,不過愚人節……

第二五九章 萬勝驍騎衛

由劉和親自領銜的薊城“司令署衙門”既然已經正式掛牌成立,那就不能只是一個徒有虛名的擺設,在其高效嚴密的指揮體制之下,必須要有相應的部隊受其指揮調動才行。

按照幽州的實際承受能力,劉和醞釀已久的五路大軍擴編和組建計劃終於正式啟動。之所以是擴編在組建之前,卻跟幽州目前的現狀有關。

幽州目前各地兵力之和大約在五萬五千人左右,其中已經明確有部隊番號的是龍虎衛,實際上有單獨一軍架構的是趙雲和徐榮各自率領的騎兵和步兵,所以這三路大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擴編。真正屬於全新組建的兩支部隊,則是度遼軍和幽燕軍,目前除了主將人選已經確定,其他的還要從頭開始。

由劉和全力主導的這場影響深遠的擴軍行動,首先從幽州西線開始,以驍騎衛的授旗和成軍拉開了序幕!

為了體現自己的重視,劉和親赴馬城一趟,全程參與了驍騎衛的命名授旗儀式和將領的任命宣佈。

在此之前,趙雲統率的幽州騎兵雖然沒有正式授旗和命名,但基本的架子已經搭好,只需要往裡面補充一定數量的騎兵,便可以湊足一萬五千之數。為了充分利用去年抓獲的四萬多降兵,劉和讓慕容平在年前就將俘虜的遼東騎兵全部解往高柳,任由趙雲從中仔細遴選。

在各兵種之中,騎兵的選拔最為嚴格和苛刻,劉和讓趙雲首先從所有降兵之中挑選騎兵苗子,正是為了保證今後的驍騎衛戰鬥力不會下降,在總兵力擴充的同時,戰鬥力也能繼續得到提升。

趙雲自然明白劉和的良苦用心,所以充分利用年前休整的難得時機,親自帶著手下幾名騎兵都尉和軍司馬深入到收容降兵的營地內。按照日臻完善的騎兵選拔標準,一項一項的進行考核和測試,最終選拔出來一萬適合加入騎兵的苗子。

四萬多降兵之中能挑出一萬騎兵苗子,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比例了,這跟降兵當中大多數出自遼東和幽州有著很大關係。若是放在黃河以南,能從十萬青壯之中挑選出一萬騎兵苗子就算不易,若是再往長江以南,二十萬青壯當中都未必可以選出一萬人來。

北方嚴寒之地多出騎士,江南水網密集之地則多出水軍,如果劉和今後要大力發展水師的話。北方這些士卒入選的比例可能就要顛倒過來了。

過完年後,劉和將一千名那樓贈送的烏桓戰士全都撥給了趙雲,然後厚著臉皮從趙雲那裡換回來一千名漢籍老兵,一起充入薊城三千騎兵營中。當初由鮮于輔親自率領的三千薊城騎兵曾經護衛劉和一路從冀州返回幽州,也曾在劉虞鎮守馬城的那段時期清剿過薊城內的各種奸細和作亂之人。經過這些年的來回撥動,原來那三千騎兵早已分散到了各地,後來雖然又有補充,但戰力卻下降了不少,明顯不如趙雲麾下這些曾經南征北戰的老兵更有戰鬥力。

這些來自居庸縣烏桓部落的騎士雖然驍勇。但跟趙雲手下曾經身經百戰、忠誠可靠的漢籍老兵相比,還是有著明顯差距。若是換做別人,趙雲肯定不會同意用一千漢籍老兵換一千烏桓士兵,因為這些漢籍老兵乃是幽州騎兵的種子。只要有他們在軍中充當骨幹,再多的異族士兵加入進來也能被馴服和同化,最終聚合成一股勇往無前的突擊兵力。

算上張郃帶往遼西令支的近五千騎兵,趙雲麾下實際上的騎兵總數已經超過了兩萬人。按照劉和的設想。還要陸續再從各郡的預備役士兵當中挑選資質上佳的一萬人送往馬城,交由趙雲統一操練,最終培養成為騎兵。等到三萬騎兵全部練成之後。除了驍騎衛留下最為精悍的一萬五千人獨成一軍,其餘的一萬五千騎則按照龍虎衛四千、鎮北軍和度遼軍各三千,幽燕軍五千的編制分配下去,確保幽州各軍都有一定比例的騎兵存在。

騎兵作為突擊性和機動性最強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