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白楊樹,頓時覺得這就是為他農場專門準備的。
所以這兩千株白楊樹他要精心的照顧,種在路邊上,距離他住的地方近一些,出去拿古玉給這些傢伙拔苗助長也方便一些。
阿扎克們沒啥意見,老闆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好了,通往11號公路的小路兩邊其實還有不少的空地,這些空地其實一部分是預留著將來要擴寬道路的,另外一部分則是準備栽種新的樹種,這個時候看老闆的意思,他顯然是看中了這種樹木了。
“老闆,這種樹是什麼樹啊?要怎麼種下去?跟平常的樹木一樣種植嗎?”
阿扎克不認識白楊樹,這東西在尼日分佈很少,北部太乾旱,南部太溼熱,所以都不太適合白楊樹的生長,加上也沒有人專門的引進這種樹苗,所以他們本地人都沒有見識過。
“哦,這種樹叫做白楊樹,是一種大型樹木,種植方法也不復雜,不過要把下面的那些枝丫都去掉,下面的根系埋深一些,樹坑挖到70公分,裡面加一些從泰盧河挖出來的河泥,然後在樹坑裡面塞一團浸溼的棉球,附上一層黑土,就可以種下去了!”
林全想了一會,還是有些不放心,這兩千株白楊樹的樹苗價格比較的高,要是浪費了就很可惜了,於是對阿扎克說道,“我還是親自去種一棵,給你們示範一下吧,你讓大家都過去看,今天著重栽種這兩千株白楊樹!”
種樹的時候,之所以要去除掉多餘的枝丫,其實就是為了減少散熱的面積,進而減少水分的蒸發,前面多次強調過,在沙漠地區栽樹,種下去的時候怎麼防止樹苗脫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對於針葉林來說,這樣的問題稍稍的小一些,它們的樹葉面積小,厚度較厚不容易流失水分,但是對於闊葉林和大型的喬木而言,栽種之前就要去掉枝丫,不然的話它們的樹葉太多,太陽一曬就容易焉了,到時候就很難存活了。
而把樹坑挖的深一些,距離表面灼熱的沙粒也就遠一些,樹苗的根系不容易受損,而在裡面放塘泥,這就是林全他們農場的標準做法了,而至於那一團棉球,則是前不久他們想出來的辦法。
棉球具有比較強的吸水能力,而且棉這種東西有比較強的隔熱能力,放在地下的話,它是實心的,裡面的水分不容易流失,但是樹木的根系也具備一定的吸水能力,而且比棉球的吸水能力要強,所以放一顆棉球進去,等於是給了樹苗一個小型的水庫,幫助它們度過最艱難的時期,因為普通的澆水,水分深入地面之後很容易就流失掉,吸收水分的視窗時間太短了,水分不夠用,澆水太勤來的也會沖刷掉裡面的土層,造成營養流失,於是便想出了這個辦法。
事實上,林全更想試試海綿,不過海綿的吸水能力似乎比樹木的吸水能力要強,水分儲存進去之後吸收不出來,這以後還要進行試驗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