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片叫“停”之聲,樂金苟也直言:“不顧全域性利益、不顧國民經濟的整體佈局,而站在區域性利益上想問題,我正是反對這一點。”
“我從三門峽開始挖基坑的時候就來了,當然有感情。但總的來說,我是站在國家利益看這件事的。三門峽從1973年開始發電,已發了300億的電量、20多 億的產值,當然國家投入的6億多早已收回。但是從對下游的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的功能,從社會效應上,它的價值超過300個億!”另外,從現實環境來 說,“三門峽建成這麼多年,已形成了一個特有的生態環境。一旦打破這個平衡狀態,再形成新的平衡,沒有幾十年是不行的。”
在三門峽市委宣傳部給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上,更有這樣言辭激烈的質問:“40多年以來,三門峽水庫確保了流域大洪水期間黃河大堤不決口,避免了洪水南及江 淮、北及海河的重大慘痛局面,避免了25萬平方公里成為洪泛區,使冀魯豫皖蘇五省數十個縣乃至上百個縣1。7億人口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得到了確保。與渭河華 陰、華縣兩個縣相比,哪個輕哪個重?哪個是大局?”
華縣:為什麼犧牲的是我們?
從三門峽向西一百多公里,便進入陝西省渭南市所轄縣。途經潼關、華陰、華縣,直觀就可以感覺出它們與相鄰的三門峽市在經濟上的差異。“華縣是一山(秦嶺) 六水(指渭河的六個支流)三分錢。”縣水利局副局長李衛濤打趣地向記者介紹。他給記者畫了一張簡單示意圖說明情況:華縣南部是秦嶺山脈,北邊是穿境而過的 渭河,受渭河影響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渭南市,其中華縣、華陰是受災最重的兩個縣,但因為華陰縣本身是移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