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朝廷都不知道會讓誰來主持大局了。
朝廷的那些人自相矛盾,有的甚至直接成了仇人。
先皇一死,下面的人都亂了。
最起碼吏戶禮,兵行工六部就分開了。
他們表面上分成了兩派。
不過哪一派都和金陵朱家顧家掛不上邊。
相反,金陵朱家和顧家夾在他們中間,很難受的。
朱常禧也是頗受打擊啊,他為朝廷立下那麼多的功勞,到了現在,官也沒有怎麼升上去,而且還受同輩的排擠。
因為藩王之中,那麼多的世子爺基本上都是紈絝子弟,誰會像朱常禧這樣子有能力,還把韃靼人給打跑了。
所以那些世子爺見了朱常禧就心煩,你說你放著世子爺的身份不享福,卻帶什麼兵打什麼仗啊。你打仗立功了,卻讓別的世子爺臉面往哪裡放?
朱常禧在同齡人中間反正是沒有什麼地位。
之前先皇在的時候,還管一管朱常禧。現在先皇死了,朱常禧真的沒了依靠。
朱常禧聽著父輩的感嘆,內心更加灰暗了,舉著酒杯自己喝了幾杯,卻是越發得消極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該投靠誰。
太皇太后娘娘現在連自己手中的兵權都把握不準呢,哪裡還有心情再去打什麼仗呢?
朱王爺就勸子善,還是多多屯兵,為保護金陵做準備吧。
萬一將來藩王之間要打,金陵也有防備。
自衛能力不能差了。
朱常禧聽了話,心情卻是無比得壓抑。
他還夢想著要做像戚繼光那樣的人呢,在大明的史冊上留下芳名呢。
這是白日做夢吧。
顧紫重幫著子善哥,把金陵兵營裡的將領都叫了過來,偷偷給他們開會。
朱常禧下不去口,說不出那樣的話來。
顧紫重卻直言,說哪個人要出了問題,不管關係多近,一律都要斬首。
所以兵營裡的人都打起了精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