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地方一點事都沒有。
朱常禧還記得當初燕平南為了打倭人,縱兵搶劫,致使百姓怨聲載道呢。
現在實在是太反常。
從一開始太皇太后娘娘把抗倭的任務交給了燕平南開始,朱常禧心裡就一直打著嘀咕。
不過家父要他按兵不動,他也沒有法子。
只得在心裡嚥著苦果而已。
他等了再等,又是過去幾天。
時間又入了秋,百姓有了一個好收成。
江南一帶的富商都發了財,又集體捐助了幾萬兩銀子,送到了金陵來。
金陵城現在是一塊肥肉啊。
朱常禧用銀子又買了一些兵馬,還買了盔甲。
而且從江南運送過來的糧食,足夠金陵城的所有百姓吃上兩年的。
金陵成了富饒之地,其他地方的人自然看紅了眼。
朱樂權聰明,不親自出面,卻讓其他的官員在太皇太后娘娘那裡告金陵的狀。
太皇太后娘娘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不好不聽啊。
況且言官都舉著筆等著呢,要是皇上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立刻口誅筆伐,甚至以身明志,給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施加壓力。
沒有辦法,太皇太后娘娘只好下了懿旨,讓金陵城交五萬兩銀子。
交到朝廷去。
這麼多銀子,必須要朱常禧親自運送了。
這夠氣人的。
朱常禧這邊氣壞了,朱王爺卻是一點都不動容。
就連江南的李財主都後悔,幹什麼非要一次性把銀子和糧食都送過來?這麼明顯,自然招致嫉妒。
朱王爺卻是勸道:“子善,你去京城送銀兩,只管幹好你自己的事,其他的不要管。別人對你說什麼都不要理會。”
顧紫重明白公公大人的意思,現在還不是鬧騰的時候。
看來皇上一死,天下必須要亂了。
康冕王和朱樂權這兩個人就不是省油的燈。
金陵已經被逼迫到了懸崖邊上,不得不鬧騰一下了。
她幫著子善哥整理衣裝的時候,很是替他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