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生了叛心(1 / 2)

小說:錦麗春 作者:相思夢

顧王爺嘲笑他:“遷都可是多大的工程量,你小子以為那麼容易的嗎?”

朱常禧忸怩著身子,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建議:“咱們也姓朱,我早就想著咱們能夠把都城遷回來。然後金陵再改回應天府。這樣的話咱們這裡就又熱鬧了。而且裡韃靼人也遠。在江南一帶,多麼愜意,省的在北方那樣貧瘠之地受著韃子兵的威脅。”

朱王爺笑了,指著身旁的幾位老者,道:“你問一問他們同不同意吧。”

這話明顯是在諷刺朱常禧。

又是這樣。

朱常禧不太高興,低下了腦袋。

小的時候他說一些天真的話,父親總會用這種方式點醒他。

他不說話了。

朱王爺道:“咱們經歷了幾世,才在江南立了足。現在江蘇一帶就是咱們的家,是咱們自己的地盤。要是遷了都,一切都壞了。咱們還睡得安穩嗎?到那個時候,太皇太后娘娘想什麼時候殺了咱們,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了。”

武清侯擺手:“朱兄何必把話說成這個樣子?反正現在京城沒有事就好。我們幾個也是跟著瞎操心。既然沒事,咱們不正好休息嗎?”

就是金陵城裡的那幾個錦衣衛,特別招人討厭。

武清侯還是提了錦衣衛的事。

朱王爺只是點頭,知道了,不過沒有多言。

等過了幾天,也都沒有人再說什麼話了。

他們幾個人也都沒有再過來。

兵營也是一如既往地訓練著。

朱常禧聽父親的話,父親不把兵權交出去,他自然不會去交的。

朱王爺聽聞武清侯說的買官賣官的事,特地向太皇太后娘娘上了摺子。

太皇太后娘娘心裡有了數,找了一個機會下令查了查。

不查不要緊,一查便查出了好多人。

六部裡面單單兵部便出了不少的事。

兵部尚書現在可是朱樂權的人。

朱樂權賣官鬻爵,這是為了給他自己爭取地位。

這件事情傳到了金陵這邊來,朱王爺坐不住了。

無論如何他都要反擊一戰。

大明現在各地的諸侯當中,能傭兵自重,有實力在朝廷上較量一下的,除了康冕王,還有朱樂權,就是金陵朱家了。

其他的人要不就是離京城太遠,心思也不在朝廷上,要不就平平淡淡,一點名頭都沒有,一點權力都沒有。

所以話又說了回來,朱王爺還是要和朱樂權來一場對戰的。

避免不了。

朱樂權膝下的義子燕平南已經頻頻向朱常禧挑釁了。

朱常禧正好也是藉著這個機會,發洩一下心中的怒火,便和父親聯合一起上了摺子。

而且朱常禧指名道姓,要查一查那個兵部尚書。

這個拿了人家的錢卻不給辦事的傢伙,朱常禧挺討厭。

關鍵是兵部尚書還是朱樂權的人。

這樣一來,朱常禧前些日子建的水師,送去京城,最後兵權落到了兵部尚書的手中。

這不還是落到了朱樂權的手中嗎?

他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朱常禧還說了,要集結整個大明的力量,要把朱樂權給除掉。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一切都是那麼得緊張。

不過在這個時候,倭人又來犯了。

朝廷卻把抗倭的任務交給了燕平南。

這讓朱常禧很不理解,這個太皇太后娘娘是不是老糊塗了。

金陵離沿海多近啊,抗倭用得著燕平南嗎?

朱王爺卻讓子善靜觀其變,不要妄動。

金陵反正有兵營在,有幾萬人馬在,不怕他們來。

燕平南來沿海,也就是打了打倭人,然後就走了。

很平靜,連鬧事都沒有。

這可真的很奇怪。

朱常禧和下面的兄弟商量的時候,不免會發問:“當初這個燕平南就是走到一個村子旁,都會縱兵搶糧搶女人,如今他會這麼安靜?倭人那麼好打嗎?”

一點事都沒有,地方百姓也沒有起憤怒。

倭人被打跑了,燕平南帶著兵又走了。

吳一城一直在收集訊息,他和子善哥講了:“我們在沿海那邊都有探子的。探子回來,都說燕平南把倭人打跑了以後便走了,一點事都沒有。”

揚州,杭州,姑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