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王爺聽了這話,心裡好受多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朱王爺趕緊接著道:“老弟,你看看,犬兒他在金陵城可是遠近聞名的,在咱們這方圓多少裡之內,只要他一出現,保準是百姓們評論的話題啊。人家一提讀書人,誰不是首先想到犬兒呢?”
這話顧王爺愛聽。
雖然生著氣,顧王爺臉上還是露出笑意。
朱王爺接著捧道:“我在家教訓我孩子,都是拿犬兒當做榜樣的。”
這話倒是實話。
顧紫重之前不止一次聽子善哥說過,他只要一捱罵捱打,就是被公公拿來和哥哥這個顧家的大世子爺相比。
所以顧紫重抿了唇,看著父親。
顧王爺相信了。
朱王爺順著顧老弟的話說,說得顧老弟心裡舒服了就好。
顧王爺心裡也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犬兒沒了前程,讀書都沒了用處,顧王爺他自己心裡沒了底,也傷心。所以見了犬兒便說犬兒,其實是顧王爺在責備他自己呢。
現在朱兄都誇了犬兒了,那說明犬兒很優秀啊。
顧王爺聽了朱兄這一番話,很高興,臉上的陰沉消失殆盡,換來便是燦爛的笑容。
只不過笑得那麼不明顯而已。
顧王爺回頭去,偷著樂。
誇兩句都笑出來了,可見顧老弟心裡這個壓抑勁實在太足了。
朱王爺說了以後,嘆息道:“顧老弟,你有這麼好的孩子,還不知足呢?你再看看我那個孩子,真天自以為是,要不是顧老弟你極力為他鋪路,如今這北征的名額都不一定給他。”
這馬屁拍得好。
顧王爺喜歡聽。
事實就是這樣,顧家人把人脈都用在了朱常禧的身上。
這些人脈本來都是顧王爺給犬兒留的。
所以朱王爺這麼一說,顧家人都是心裡高興。
朱王爺接著道:“顧老弟,你對子善這麼好,他卻還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顧王爺搖頭,有些不在乎的樣子:“小事一樁,何足掛齒。子善是你的親兒子,不也是我的乾兒子嗎?他有功夫,能征戰沙場,要為大明立功,建功立業,不得需要機會嗎?我們顧家就等於是幫了他一個忙而已。”
朱王爺連連陪笑:“是,是,不過顧家人對他的恩情,我們朱家人都是不能忘的。”
“談這個就見外了……”顧王爺很不在乎,“咱們兩家依山傍水,都過來幾十年了。唇齒相依的關係,將來我還希望犬兒能跟著子善混出個名堂來呢。”
朱王爺趕緊陪笑:“要是子善他出了名,犬兒不就是子善的左膀右臂嗎?要是犬兒出了名,那子善不就是犬兒的貼身侍衛嗎?他們兄弟兩個誰也離不開誰。”
顧家人聽著高興。
一個比作臂膀,一個比作侍衛。
朱王爺一口氣能說出這麼多話來,也是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了。
顧母在旁邊聽了半天了,這個時候也插話道:“朱兄啊,你也不用替犬兒他說好話了。犬兒他怎麼回事,讓他自己去想吧。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做長輩的不替他們著想。”
朱王爺回頭來,陪笑著連聲稱是。
這關係套了半天,也該說正事了。
顧王爺道:“朱兄啊,朱留宏那個小子到底懷的什麼心思,這個咱們兩家人需要弄明白了,要不然容易被人下了套了。”
朱王爺一拍手:“說的就是啊,唉,無奈我風度一生,卻栽在了這事情上。”
顧王爺道:“撫臺大人都不管,這事情可是難辦了。這樣吧,我就先讓犬兒去打聽打聽。只是……”
顧紫重道:“爹,哥哥他有本事,您不要不放心。”
顧母也勸道:“是啊,老爺,犬兒腹中詩書多,他心中的道理自然也就多了。而且他在朱留宏那裡,也有一定的人緣,說話套話什麼的也容易。”
顧王爺正有此意,只不過他剛才說犬兒說得太狠。
現在家人給他臺階下,他正好接著道:“那好吧,就讓犬兒去試一試吧。”
朱王爺在一旁聽著。
顧王爺道:“不過這還不夠。咱們兩家人得動點真格的,這樣吧,方圓周圍的富豪士紳,都請過來,咱們請他們吃飯,和他們拉一拉關係。咱們也好做一個準備。”
朱王爺點頭稱是。
顧王爺想了想,接著道:“我再想想還有什麼人脈沒有。咱們江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