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與親人的永別都會增加她對生死的之痛的無奈。
也許她這世總是不自覺的將自己與這世的親人分得很開,甚至不願意、也無法完全融入現實的生活之中也有這方面地原因。如花這一世的親人比前生要多得多,她並不堅強她也不認為自己能一次又一次的熬過這種生離死別帶來的傷痛。所以她總是不自覺的儘量避免與更多的人產生更多地羈絆,也許她下意識的就認為沒有那些羈絆就能少受些痛苦。
就在她怔怔的看老太君的靈位默默的流淚時忽然感覺到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衣袖,回過神來的她這才感覺到臉上的陣陣溼意。她一邊從懷中掏出絲帕將臉上的淚痕擦乾,一邊看向拉扯自己衣袖地人。拉扯她衣袖的是一個八、九歲的正太少年。他還稚嫩地小臉上現在寫滿了不悅。
他像個小大人似的用那輕脆的聲音質問道:“你是哪一房的,我怎麼沒有見過你?還有,你怎麼這個時候了才來給老祖宗守靈?真是太不孝了!”
如花有些驚訝的看著少年,猜了半晌也沒有能猜到他是哪一房的孩子。幾年前回來過年的時候也許見過,不過小孩子的變化通常是很大的。只得反問道:“你又是哪一房地孩子?”
“真是沒規矩,”少年更加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先問你的。你怎麼不回答?”
如花想想他說地也有道理。便答道:“我是昨兒夜裡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