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準備借鑑范陽經會的形式,在長安舉辦經會及經辯,以推動儒學的發展,培養新進人才。
第三件事是,自己決定收盧鴻為弟子。
前兩件事,眾人雖然也頗為驚喜,但也都在情理之中。這第三件事宣佈後,卻是另人頗為意外。尤其是鄭家三老及崔三醉,他們本來就對盧鴻十分喜愛,只是因有輩份相礙,相互交往得熟了,反倒是不好收盧鴻為弟子。不想讓孔穎達撿了這個便宜,自然要腹誹幾句了。
之後便是盧鴻的拜師儀式。盧鴻由三位本族先輩,以如意帶引至壇上,恭恭敬敬將拜師帖呈上,按禮儀問答之後,由孔穎達帶領,向孔子牌位跪拜三次,上香行禮。而後,又拜見了師傅,並呈上束脩。
孔穎達顯是極為高興,行罷禮,師傅也是要給弟子禮物的。只見孔穎達由下人手中取過一件書函來,鄭重其事地對盧鴻說:“老夫自少年就學,得蒙恩師昌亭先生不棄,傳道授業,許以衣缽。此函中,便是當日先師所贈《易經》二卷。今日老夫便將此書傳贈於你。先賢流傳,切勿輕忽。”
眾人聽了,不由嘖嘖。原來此函中《易經》,竟然是孔穎達的授業恩師信都劉焯所傳。孔穎達此舉,無異是明白向眾人宣佈,盧鴻便是自己的衣缽傳人了。
盧鴻不敢怠慢,先是莊重向書函施禮,然後才雙手接過書函。孔穎達點點頭說:“盧鴻,雖然我收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