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文物販子在唐朝 作者:炒作

鼾聲已起,竟然是醉倒睡著了。

眾人初時也是不明所以,待聞說崔三醉竟然在壇上競辯時,飲酒醉倒,酡然而眠,也都不禁莞爾。

此時便喊了幾個下人過來,七手八腳,將崔老爺子抬到了他的客房之中安置睡下。又叫了幾個細心的丫環,並童子僧哥好生照看。

崔老爺子既然已經醉倒,這場辯論也只得就此結束。盧鴻最後簡單做一總結,至此范陽經會的各場辯戰已經收場。明日孔穎達將登臺最後言講,經論就要最終結束了。

眾人都是興奮不已,又覺得疲憊不堪。雖然辯論已經結束,猶自不斷討論今日經會中所見所聞,大覺此行不虛。

第十六章 便宜師傅與便宜徒弟

此時盧鴻自然還想不到自己竟被視為崔三醉收山後的新一代槓頭。當天夜裡,盧鴻本來頗為勞累,準備早些休息。卻有人通傳道,孔穎達著人請盧祖安及盧鴻父子,過屋有事商談。

盧鴻想不明白有什麼事,只好重新整理衣服,趕到盧祖安房中,由盧祖安帶著,過孔穎達房中來。

孔穎達此時身著一件便袍,頗為隨意。問候之後,便請盧祖安落座。盧鴻自然沒有位子,便侍立在盧祖安身側。

孔穎達與盧祖安寒暄幾句,便開口稱讚此次范陽經會,頗為精彩。於光大儒學、發揚經義,實有功焉。自己回朝之後,便要上奏朝庭,以為旌表。

盧祖安聽了此言自然大為高興。若得了朝庭旌表,范陽經會得了官府認可,其影響和資格自然要更上一樓,於日後盧氏及經會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

當下盧祖安謙虛了幾句,又對孔穎達親臨經會並大力襄助表示感謝。孔穎達一笑,又對盧祖安談起今日盧鴻表現來,自然是讚許有加,很是推重。

之後孔穎達說道:“老夫聞說盧鴻自幼便獨自攻讀,未曾經師。按說以盧鴻這等才學,目前成就,也不下於一代名家。只是老夫實是喜歡這孩子,倒要撿個大便宜,不自量力想收盧鴻作我的學生,不知盧族長意下如何?”

盧祖安心中一呆,然後心中狂喜。正如孔穎達所言,盧鴻若說此時才學成就,隱隱已經自成一家。只是世人習俗,任何行當都要講個出身流派。經學一脈,總須有名師傳承,才能為世人推崇。盧鴻此時雖然也有些名氣,只是他並無名師可承,將來出道,難免有人會說他是旁門左道,非是儒學正統。

這孔穎達若說學問精深,比之鄭家三老及崔三醉等人,也不見得便高明到哪裡去。但孔穎達少年成名,又久於官府中任職,比之三老等在野的身份大不相同。他此時就任為國子祭酒,更主編了《五經正義》這等巨典。盧鴻若拜他為師,日後論及學業出身,自然是正得沒有辦法再正了。

想到此節,盧祖安更不遲疑,說道:“孔大人謬讚了。盧鴻雖然有些小小聰明,真實的學問上,也只不過是略窺門徑罷了。若能得大人青眼,收在門下,是他的運氣。就算是盧家,也是僥天之倖,門上有光了。”說罷,就命盧鴻上前,先行拜過。

盧祖安的心思,盧鴻自己當然也清清楚楚。孔穎達的身份地位,不須更說;這幾日見孔穎達的言行氣度,盧鴻也是深有好感。孔穎達收自己為學生,除了喜愛自己才學外,也未嘗不是存了愛護提攜之意。不管從哪方面說來,拜了這個老師,於自己確實是大有好處。

盧鴻上前,再施大禮,口稱拜見恩師。孔穎達頗為高興,呵呵笑著受了禮。此時只是將事定下來,孔穎達收盧鴻為弟子,自然不能如此草草成事。盧祖安徵得孔穎達同意,便在明日經會結束時,宣佈此事,並行正式的拜師之禮。

第二天,就是整個范陽經會的最後一天了。

在經壇上,孔穎達作為最後一名講經人,並沒有如前幾天一般就某一經義進行闡述。他所講解的,卻是自古以來儒學發展的脈絡與歷程。在講經的結尾,孔穎達提出的,是對儒學及儒生本質的思考。

什麼是儒學?

我們應該要什麼樣的儒學?

一生為儒,皓首窮經,我們為的又是什麼呢?

當孔穎達結束他的講經後,壇上壇下,眾人都露出一幅深思的表情。

最後,孔穎達宣佈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此次范陽經會於光耀儒學、發揚經義,尤其是在樹立儒學形象,擴大影響方面,極為成功,更堪稱民間經會典範。自己迴轉長安之,準備上奏朝庭,以求旌表。使范陽經會成為一個長期存在、定期舉行的經學勝事。

第二件事是,自己迴轉長安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