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2 / 4)

小說:文物販子在唐朝 作者:炒作

的參賽思路,四處邀請高手。臨時加入學院,組建參賽隊。那曹嘉已經有五十來歲了,鬍子都已經是花色斑白,居然也言稱是西子學院“研究生班”地高才生,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西子學院此舉引起了其他學院的不滿和抗議。國子學有關主辦組織人員,也向西子學院進行了交涉。但西子學院方面功夫做得甚是紮實,將這幾人何時加入學院、就學了何種經義以及相關資料準備得相當完善。由於事先考慮不是很充分,引致規則上沒有明確限定學生的條件。國子學也是無話可說。因此這一屆。就出現了一邊選手白髮然。一方選手年不過十幾餘的祖孫輩同場競技的場面。到了第二屆,國子學主辦人痛定思痛,將學生資歷、年齡等限制一一列明,光參賽資格說明就寫了足有三大張紙,引得各學院看得雙眼發直,成了一件笑談。

另一件令各學院以至於全長安都感到新奇的事,就是來自范陽的太極書院。太極書院除了兩名領隊、四位選手代表出戰外。當地太守更組織了多達五六十人的助威團,與參賽隊伍同行。這些助威團,都是太守精選地北地豪兒,一個個膀大腰圓,體態雄健,個頂個可說是胳膊上邊能跑馬地主兒,黑壓壓地站成一片,手中各色旗幟飛舞飄揚。這助威團才入場時。各學院都看傻了。邊上有幾個膽小地暗自直嘀咕。是不是這太極書院準備文的不行來武的,軟的不行來硬的,算學比不過就要用拳頭說話。演出一場全武行來?最後還是國子學方面人員出面,限制了各學院代表入場人數,經過反覆工作,將太極書院的助威團名額縮減到了20人。就算是如此,在第一場正式比賽中,太極書院代表隊入場時,助威團“威武太極”的雄壯口號,依然是響徹全場,大大地震撼了對手一把,也使得太極書院的人氣之高,令其他各隊望塵莫及。

除了官方的助威團之外,范陽當地富商自組的觀光團也不在少數。范陽本地由於太極書院定期的辯論以及體術競賽等活動,開展時間早,形成了大批的熱心觀眾。此次太極書院遠征長安算術競賽,得到了本地人的極大關注。便有那當地商會中人,組織車隊,結隊前往長安,一來觀光,二來為家鄉學子助威。不想三親六故,遠親近鄰,規模越搞越大,最後足足拉了十幾輛馬車,如長龍也似,追在代表隊及助威團後,一同赴京。

這觀光團較之助威團,其影響力還要更上一層樓。因為其中多有商人富戶,到了長安之後廣為聯絡,宴會集結等活動,搞了不少。這些人除了大肆宣傳太極學院的代表隊實力不凡之外,更是將平日范陽全城空巷,共觀辯論及體術大賽等事,說得天花亂墜,一時竟然讓長安中人,有坐井觀天之嘆。一時之間,范陽幾乎成了長安人們心目中,文化繁盛之都,新潮湧動地中心。

而這些商戶中,最多地便是經營文房四寶以及各類精印書籍的。這些年來,范陽當地受奚家影響,各種紙墨筆硯作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雖然其技藝水準,距離盧鴻及奚家的工藝尚有差距,但放眼大唐,也足以笑傲群雄。尤其是這幾年地印書行當,更是財源滾滾。由於毛邊紙的生產量越來越大,奚家的低價油煙也漸有餘力供應市場,因此范陽當地的印書坊發展極為迅速。雖然活字印刷這幾年還沒有流出奚家之外,但諸如石印、泥板印等新方法已經開始出現。這些新方法成本較低,雖然質量

但印刷一些話本、邸報等簡單材料,也是綽綽有餘,者的歡迎。

因此觀光團帶來的大量優質范陽特產,藉著這次算術競賽的東風,一下子在長安颳起了一股范陽熱。最值得稱道的是幾個印書坊的老闆,在賽前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將范陽從前辯論賽的精彩對局,重新挑選,刊印成精選集,在長安推出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本來辯論之風就極盛的長安,一下子被這些精選集迷住,連呼“辯壇寶典”、“經義新標”。

而奚家此次也是重磅出擊,集合了太極書院多名算術高手編著成就的一部名為《算學題解》地小冊子,在算術競賽開始前。如春雨般灑滿了長安的大街小巷。這部小冊中並不是枯燥的算術原理,而是一些趣味性頗強的算術小難題。在每道題的背面,給出了答案及題解思路或結論。由於恰好迎合了此時競賽的氣氛,本身又印刷精美,價格低廉,一下子便受到了長安人的熱烈追捧,幾天的功夫就賣得脫銷。

“形勢不妙啊。”杭州隊下榻地客舍中,一個枯瘦地老頭。眉目緊鎖。連連搖頭。

只見這個老人身材不高。兩道眉頭呈倒八字,兩隻眼睛半閉著,微微眯成一線,看著手中地《算學題解》,發出幾聲長嘆。

這個老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