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文物販子在唐朝 作者:炒作

觴,真好似人間仙境。

此時園中三三兩兩,已經到了不少人。鄭昭德便引了盧鴻,將相熟的朋友一一為盧鴻介紹。其中與鄭昭德年紀相仿的,多是與盧鴻頗為親熱;只是其他年齡小著幾歲的,就難免眼中有些複雜的神色了。更有幾個經人介紹是鄭家年青一代中拔尖的才子,年齡不過在十五六歲,見了盧鴻,更是擺出一幅眼高於頂的神態,眼中全是不屑。

盧鴻卻是不以為意。他本就多了一世記憶,雖然行事由心,每每與親人相處時,流露頑童之態,但對此等外人事務上,心機卻便成熟得多。何況近來盧鴻與學業上,頗有所得,風骨才情,日漸不同,與這等驕傲之人,更不屑做那意氣之爭。因此對方越是傲慢,盧鴻越是不卑不亢,淡然若定。旁邊的鄭昭德等見了,心中都是不由得暗暗稱讚。

鄭昭德帶著盧鴻走了一圈,卻見那詩會已經備下席榻,就在桃園中一脈流水兩岸,設下書案美酒。後來的前輩名賢,都是在園中一處水閣之中,另設酒席,不與年青人相混。又見流水源來之處,設下了繡幕羅圍,知道便是紅粉閨閣們的繡幕所在了。問了鄭昭德才知道,繡幕中諸位紅粉佳人,卻是從後門由女先生引導而入,詩會之中或有聲氣相傳,只是若想賞花鑑美,卻是雲遮霧罩,難窺真顏了。

鄭昭德又有些得意地言到,當年自己便是在這桃園詩會中,出口成章,才驚四座,打動了繡幕中佳人,最終抱得美人歸的。說到自己當年的得意事蹟,不由略略有些忘形,拍了拍盧鴻的肩膀說:“阿鴻,我看你少年瀟灑,風度翩翩,更有神童之名,才學出眾。可不要放過今天這等良機。只要你盡展胸中才學,吐露錦繡,不難打動繡幕眾多紅粉佳人,擄獲芳心…啊不對不對…”他這才想起,這阿鴻本是自已的便宜妹夫,自家有主的名草,怎麼可以反勸他勾引別家名秀,誘野花而採之?

只是這鄭昭德確實是頗有幾分急智,馬上口風一轉說:“愚兄之意,是我那妹妹柔兒,今日也會在這繡幕之內。阿鴻你定要不負我妹妹拳拳之意,展露才學,也好為她長長臉面,我那妹妹自然對你傾心。”

盧鴻聽了暗笑,見自己這二舅哥一邊說著,眼睛望向那繡幕之中,卻滿是嚮往熱烈的眼神。心想這二哥與自己姐夫卻是大異,家中已有美妻,兀自花心不死,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哪有姐夫般老實本份。看來才學品性,洵難兼具。這鄭昭德才華盡有,有了老婆卻還免不得做風流之想;姐夫恪守夫道,只是才學便要差了,不然怎麼會不走科舉之途,卻是推舉出仕。再想到姐夫當年肯定也參加過這桃園詩會,估計是才不出眾,無人喝彩,才最終娶了盧秀兒這母老虎吧?

感嘆之餘,盧鴻頗覺得如自己這般才德兼備的男子當真是吉光片羽,彌足珍貴,不由心下大生自許之意。

第四章 桃園詩會進行時

陸續又有數人到來,過不多久,隱隱聽得遠處繡幕中傳來笑談之聲,自然是諸位閨閣佳人已經到了。

片刻之後,只見一簇人,擁著幾位身著冠帶的老者進那園中來。盧鴻見其中一人,正是昨天曾經拜見過的一位鄭家前輩,名喚鄭權的便是。昨天便曾聽聞,這鄭權精研《詩》、《禮》,學識修養在鄭家頗受尊敬。見他與身邊幾人邊笑談,邊步入園內。

園中各青年才俊卻也奇怪,見了這些前輩,並不行禮,只是神態頗為恭敬,自行讓出一條通路,讓各位長者步上小橋,入那水閣去了。盧鴻大為驚訝,忙問身邊的鄭昭德,才知道這詩會與他時不同,別有規矩。因著吟詩做賦,最緊著便是心暢意適,自然流露。為免著詩會才俊為外務所擾,這詩會中卻是免去一切俗禮,皆以詩友相稱。這些前輩也並不參與詩會內容,只是在室內自行飲酒論文,點評佳作,以為發掘後進才人。

正與鄭昭德談論之時,忽然聞得錚地一聲,便有一個女子爽然的聲音道:“諸位才俊高賢請了,今日桃園詩會之上,若有佳作新篇,自可吟詠諷誦,以求眾賞;本會另有拈題雅趣,專邀各位俊秀同作,以為勝事。”

盧鴻向著那聲音望去,卻見流水岸邊,站了數個妙齡少女,皆做丫環打扮。最中一個身量修長,著一身粉紅衣服,手拿一個小小木錘,旁邊案上擺著一個小小石磬。粉衣少女身邊站著一個小丫環,手中捧了一個小小的木托盤,其中用彩紙折了數個方勝,想來便是要拈的詩題了。

此時散落於園中談詩論詞的學子都慢慢聚將過來,那粉衣少女便將手中小小木錘輕輕敲在石磬之上,錚然一聲,又開聲言道:“哪位才俊,願來拈這詩題?”

聽得此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