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讓你感到是沈宏非們在弄“寫食主義”。但讀著讀著你又發現:
我在少年時,聞到外國人身上濃郁刺鼻的香水味,總覺得不可思議地難聞。當我最初聞到榴蓮的氣味時便想到了外國人身上的香水味。美國有個強Jian犯在為自己辯護時,曾振振有辭地指責被辱女子身上的香水味太有刺激性,以至自己失控犯罪。
“寫食主義”一拐彎又鑽進“寫色主義”的衚衕。食色性也,轉而進入到《榴蓮飄飄》的象徵求證。王樽是個做事認真的人,原本是隨意的寫作,他會像做學問一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在文章中接著說:“在2002年的香港電影節上,我曾就榴蓮的特殊寓意當面詢問過陳果。他說,起初並沒想太多,感覺合適,剛好用上了……其實,關於榴蓮在影片中的寓意是不必刻意追尋的,影片完成便成為公眾的產物,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讀出自己意想中的榴蓮。”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書包網
穿過影碟的洞孔(2)
雖然秦海璐演的是青年妓女,但王樽最後將榴蓮定位於“人到中年”,“是當下對過去的遺忘……是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有濃得化不開的風情,有些不再上進、破罐子破摔的無奈,有點墮落,也不算太墮落,至少與無恥無關;有點肉感、放浪、有點風騷,但不讓人噁心反胃,正好處在臨界線上,再過一點就讓人不屑了;是飽經滄桑的通透,曠達。總之,是一種難以說得明晰的,一個季節對另一個季節的緩慢的、持久而沉迷的滲透。”
電影成了石子,王樽成為彈弓,電影隨筆成為想打哪裡就打哪裡的秘密武器。在王樽的電影隨筆裡,十八種兵器,不能說樣樣精通,但也運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