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必須盡力保住主將的位置,這樣他才能有所作為,才能保住大多數人的性命。
這次宋濟送來的糧食徹底惹怒了項善,他開始派心腹回京彙報,他知道有人在針對他。
不管是宋濟,還是梁國的手段,他先前沒有作為,不代表就沒有辦法。
項善開始反擊,他在楚國聲望極高,又有不少朝臣支援,楚帝想要一時換下他很難,反而被他帶回來的摺子黴谷轉移了視線。
不少大臣才知道宋濟這時候了還在發戰爭財,氣得不輕,紛紛彈劾起宋濟來。
楚帝也很生氣,本來都想嚴懲宋濟了,但朝中的態勢讓他心驚。
除了他的幾個心腹和宋家的人外,其餘人不約而同的都站在了項善那邊,不僅逼楚帝嚴懲宋濟給項善一個交代,還提議聽從項善的意見南遷。
前者還罷,後者卻是踩了楚帝的底線。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同意的人非常的多,甚至先前一直劇烈反對的人此時也贊同了,還列舉了不少理由。
楚帝向來是個強勢之人,說一不二,朝堂突然失控,這讓他震怒的同時也心懼。
項善對朝堂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他是何時說服這麼多人的,還有多少事是他不知道的?
這事楚帝卻是冤枉項善了,說服他們的不是項善,而是姬元。
當然,姬元沒明說,只是和人下棋時會點評一下時事,他曾透露過,楚都早晚守不住,南遷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遷,那就只是早晚問題而已。
項善說,群臣聽過後便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反對,姬元說,他們卻過了腦子,開始仔細的斟酌思考。
最後發現局勢越來越壞,他們再待下去,楚都可能真的要保不住了,到時候他們這些當臣子的肯定也跑不了。
離開楚都是會失去很多,當如果不離開,人死了那才是真的一切都沒有了。
所以雖然痛惜不捨,這次他們還是趁勢提出南遷了。
可惜楚帝誤會了他們,更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