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舅舅幫忙,雙方皆有意親近,自然就談得和睦。
等一行人到了女學裡的宴客廳時,三個女孩已經手牽著手成了好朋友了。
盧靈瞄了一眼正與母親和姨母說話的林清婉,忍不住低聲道:“玉濱,你小姑可真厲害,竟然能讓我姨母笑得那麼開心,你不知道我姨母可嚴肅了,對我們從來不苟言笑。”
崔榮心有慼慼焉的點頭,“你小姑看著也沒比我們年長几歲,怎麼就能跟我母親說上話?”
林玉濱情緒有些低落,抿嘴道:“自我父親重病,我小姑便變了許多,她以前比我還嬌氣呢。”
這不是誇大,而是婉姐兒的確要比林玉濱還要嬌氣,她是遺腹女,出生後母親將她當做寄託,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林江的年紀比她又大這麼多,當時正守孝,也沒法造孩子,所以夫婦倆也是把她當親生女兒養的。
等到林母去世,林江和妻子對她更是愛護。當年尚氏去世,林江不願再續絃,卻又怕女兒在自己身邊長大無人教養,以後不好說親,所以才把她寄養在尚老夫人膝下。
因為婉姐兒已經定親,謝夫人又在揚州,所以林江捨不得讓她也去尚家,便把她留下,有謝夫人在,反倒不擔心她的教養問題。
那段時間,林江的思女之情可全都傾注在了婉姐兒身上,林玉濱為此還嫉妒過小姑,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願意與她通訊。
但這次回家團聚,小姑先是九死一生,後來好了父親卻又病重,姑侄倆相依為命之下感情早就好得突破天際。
現在林清婉已經躍升為林玉濱心中最重要的人,自然,她也開始心疼起小姑的變化。
見林玉濱心情低落,兩個小夥伴兒立即安慰道:“我倒覺得你小姑這樣也不錯,至少不會被我母親嚇到。”
“是啊,是啊,我還想成為你小姑那樣的人呢,什麼事都能自己做主,多好啊。”盧靈捧著手期盼的道:“我要是也能說出門就出門,說去哪兒做客就去哪兒做客就好了。”
林玉濱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來,得意的抬頭道:“我小姑從不約束我,若我要出門她從不會攔著的。”
兩個小夥伴眼中驚喜,羨慕的道:“這麼好,我們怎麼沒有這樣的姑姑?”
盧靈眼睛一轉道:“林姐姐,那你以後下帖子來請我們去玩好不好?”
第六十六章 提醒
看三個小姑娘玩得好,林清婉便也放心的跟石夫人她們去說話,查過律法,知道爵田雖不能買賣卻可以建造房屋,而房屋可以買賣後林清婉便打算劃出一塊地來送給石夫人,也不需她給錢,到時候只付房屋轉讓的費用就行。
“下面的地都種上了果樹,我讓人把臨近青峰村這頭的果樹挖了,給你整出四五畝來,衙門那邊的文書我幫你弄,你只管找人修建房子就可。”
石夫人謝道:“多謝清婉郡主,等房子建好,再請你來做客。”
林清婉笑,“只要夫人回頭多照顧一下我們家玉濱就行,那孩子性格靦腆,有事常悶在心裡,我又不能時時看顧,不免疏漏些。”
“郡主是已經打算送縣主來讀書了?”
“還請石夫人和盧夫人多加教導。”林清婉鄭重拜託道。
石賢姐妹兩個相視一眼,都有些高興,林玉濱算是女學裡的第一個“外人”。
這間女學是依附於盧氏家學,收的都是盧氏和石氏的女孩,現還有周家的一個女孩,不過那也是她們表姨的孫女,依然算是親戚。
林玉濱算是第一個求上門來的學生,能夠收到外來的學生倆人當然高興,因為這是一種對女學的肯定。
雖說家學一般是教族中及親友的子弟向學,但其實也向外招生的,收進來的學生將來有出息了也是家族的助力。
畢竟這個時代除了官學外,私學的形式多為家學。
石夫人保證會好好教林玉濱的,雙方相談甚歡。
盧夫人抿了一口茶,掃了眼高興的姐姐後道:“清婉郡主,聽聞你家還用籬條把地圈起來了?”
“不過是為了預防糾紛,畢竟我那塊地開春時還未耕種,有些地方又與荒地相連,其實若不是時間不夠,其實我是想打界石的。”
“要是有時間還是弄界石比較好,”盧夫人意有所指的道:“雖然傷臉,但地界分明能減少許多糾紛。姐姐可還記得前幾年江都鬧得挺大的詹氏失地案?”
石賢冷笑,“記憶尤深。”
林清婉心中一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