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能逃出本女王大人的手掌心!”
李令辰將諸多“妙計”牢記在心,自信滿滿,進了皇宮,來到大殿門口,也不進去,只站在門檻之處,對著趙鵬一個勁的微笑。
趙鵬不知道皇宮外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李令辰心裡頭到底是如何作想,卻依舊被李令辰詭異的微笑,弄得有些心中發虛。
不論如何,任何一個男人,在面對一個對你詭異微笑的妙齡絕色少女的時候,都會有些心中發虛。
朝堂大殿。
文武百官,位列左右。
官職越高之人,位置就越靠前。
文官第一列是三大相公,第二列是六部尚書。
武館第一列有四個人,其中有一人,趙鵬認識,那就是武桓侯,至於其他人等,趙鵬一個都認不得。
趙鵬的位置,也在第一列。他不在武將行列,也不在文官行列,獨自一人站在正中間,如同鶴立雞群一樣顯眼。
帝師,本就該是文武雙全,才能真正的教導皇帝。
嗡……
一座銅鐘,被一個官位為“朝歌長”的官員敲響。
今日朝會,正式開始。
大唐天子只等鐘聲停下,就搶先開口說話。
“今日,朕一共有兩件事,要和眾位愛卿商議。其一,就是眾所周知的摩煬欠帝師債務一事。”
大唐天子掃視朝中官員,深吸一口氣,又深深的看了趙鵬一眼,似是要在趙鵬身上借取一些勇氣,隨即挺直了胸膛,沉聲道:“第二件事,就是諸位愛卿整日整日掛在嘴邊的事情,眾位愛卿總是愛說,祖宗之法不可廢,猶如遮天樓。如今遮天樓已經破了,我們也該商議商議,祖宗之法,可廢不可廢!”
第三百七十章:根本不講道理
東土大唐,早有祖制在先。
大唐朝堂自古以來,就規矩森嚴,諸如後宮不得干涉朝政,太監不得掌控需實權之類的規矩,不勝列舉。
對於皇帝,也有祖制。
大唐皇室有一套武道修煉法訣,名作帝王劍道。
老皇帝駕崩之後,新皇帝只有能學會這一套修煉法訣,才可以完全掌管朝政,才能成為說一不二,乾綱獨斷的真命天子。
這樣的天子,做任何事情,都能一言而決,不需要考慮朝堂裡文武百官的感受,金口玉言,說一不二,無人敢反駁,他說出的話就是法律!
若是學不會帝王劍道,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學簡化版的天子之劍。學會了天子之劍以後,就擁有一票否決權,不論朝中文武百官有何提議,天子只要不高興,就能一言否決。這樣的天子雖不能把朝堂變作自己的一言堂,可憑著一票否決的權利,也能將東土大唐的政局,牢牢掌控在手。
若是連天子之劍都不能學會,那就無法親政,一輩子坐在龍椅上,受朝中重臣的掌控,凡事需要與文武百官商議,不能自己做主。
這樣的皇帝,被叫做米湯皇帝。
何為米湯皇帝?
米湯,就是大米熬的湯汁。
米湯混混濁濁,渾渾噩噩,正好是這種皇帝的寫照。
這種祖制的存在,讓每一代繼位皇帝的大唐天子,都要經過文武百官的考核,才能真正掌控朝堂。
文武百官把這個將權利歸還給大唐天子的過程,美其名曰,叫做“還政於天子”。至於天子死後則要“還政於朝”,將全力歸還給朝中文武百官,直到新的大唐天子,能夠透過祖宗傳下來的考核。
帝王劍道,那更是不知有多少代,無人修煉成功了。
天子之劍,則是歷代皇帝,必須要修煉成功的一種武道法訣。
很不幸,如今的大唐天子,一直都沒能修煉出天子之劍。
大唐天子要拜趙鵬為師,為的就是趙鵬可以一劍斬破了遮天樓,直接動搖了東土大唐祖宗之法不可廢的根基,這才讓大唐天子心馳神往。
遮天樓既然破了,那就意味著祖宗之法可以廢。
如此一來,豈不是大唐天子不需要學會天子之劍,也不需要學什麼帝王劍道,也能執掌朝政?
這等有關天子帝王之位,以及朝政掌控之事,大唐天子已經原原本本的跟趙鵬說了一次,說完之後還對趙鵬十分隆重的施了一個弟子之禮,高呼道:“帝師!救我!”
當時趙鵬並未答應。
大唐天子又說道:“帝師救我之後,我東土大唐與域外高手之間的一切事物,全交給帝師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