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趙王,還在那叛賊的手裡,只恐一旦進剿,太皇太后和趙王……”
慕太后閉上了眼睛,她如一個絕望的婦人,她現在心心念唸的,便是報仇,報仇雪恨!
她沒有和內閣學士們爭論什麼,似乎吐出的吐沫成了釘,隨即,她又慢悠悠道:“哀家命修撰陳凱之前去迎駕,現在看來,他已死了。”
“是啊。”姚文治點點頭,覺得有些可惜,他知道,現在太后在氣頭上,還是不要和太后爭辯什麼,進剿的事,等太后娘娘冷靜下來再說,只是太后突然提到了陳修撰,卻令姚文治覺得有些奇怪:“此子真是可惜了。”
可惜二字,倒是引起了不少的共鳴,這個傢伙,確實可惜了。
慕太后這時徐徐道:“所以哀家有些事,想和諸卿們議一議。”慕太后一字一句,彷彿下定了決心。
第五百一十一章:認祖歸宗
慕太后的心思,實在讓人難以猜測。
姚文治等人,現在也是心亂如麻,現今朝中遭遇這樣的大變故,說是動搖國本也不為過。
不過,姚文治等人也沒什麼要質疑的,此時卻忙道:“請娘娘吩咐。”
慕太后知道現在的自己有些衝動,發生這樣的變故,不管如何也是先看看劉璧有什麼要求,以保趙王,太皇太后等人的安危。
可是現在的她管不了這麼多了,她心痛如絞,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陳凱之死了。
她的兒子死了。
殺子之仇,必報。
她決不能放過劉璧這些人,因此她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面色越發蒼白無血,不過此刻她知道自己不能過於的激動,於是她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悲痛的情緒,一雙霧氣騰騰的眼眸環視了眾人一圈,才徐徐道。
“無論如何,這陳修撰,實在是太可惜了,此次他去迎駕,遭遇了賊軍,定當是奮不顧身,想盡力維護太皇太后的周全,哀家幾乎可以想象,他…………”慕太后盡力用平緩冷靜的語調去說話,只是聲音,卻依舊還是忍不住的哽咽:“可以想象,他最後定是被賊軍圍住,力竭而死,這……是我大陳的忠良。”
這時候……太后竟只顧著說陳凱之。
四個學士心裡紛紛猜疑起來。
難道太皇太后或者是趙王都不要緊嗎?
又或者是慕太后不願意去觸碰真正傷心之處,又或者,太皇太后還有趙王殿下,畢竟還沒有死,現在說他們,終究是言之過早了。
於是眾人耐心的聽著。
慕太后想到陳凱之慘死的畫面,情緒又開始失控,她費力的吸了吸鼻子,將心裡的難過,以及眼眶裡的淚水都剋制住,才繼續說道:“似這樣的忠臣,哀家至今,也還記得他寫過的文章,他立下的功勞,現在,他盡忠戰死,難道我等就可以無動於衷,就可以將他忘卻嗎?”
“有功不賞,這是違反天道的。”
姚文治諸人紛紛點頭:“娘娘說的不錯,有功要賞,有過要罰。”
現在大家都順著慕太后的心思,此時確實不是觸怒鳳顏的時候。
慕太后目光一閃,格外正色的問道:“那麼,如何賞?”
“這……”即便是此時最對陳凱之痛心的陳一壽,此時都踟躕起來,現在情況還不明,急著賞賜,實在很不妥當。
而且,慕太后為何只關心陳凱之一人,他心裡亂糟糟的,忍不住道:“請娘娘明斷。”
“好。”慕太后壓制著自己心裡的悲痛:“既然你們不說,那麼哀家就親自來說,既然是賞,這陳凱之,他畢竟是國姓,他自幼失孤,可據他所說,他出自潁川陳氏,依著哀家之見,其他的賞賜,未免吝嗇,那麼,就索性將他歸入宗室吧。”
歸入宗室。
所有人的呆住了。
還沒聽說過這樣的賞賜的。
倒是在開國的時候,太祖高皇帝有過幾次賜姓,可那已是很久遠的事了,可現在,卻是將一個姓陳的人,直接歸入宗室。
要知道,大陳對於宗室的管理是極嚴格的,這宗室分為了宗室和宗姓。
為了防止大陳的皇家子孫太多的問題,太祖高皇帝早就旨意,陳氏一分為二,五代內的親,則是宗室,不但朝廷進行供養,而且給予優渥的地位,甚至皇帝可以依仗他們來治理天下。
而五代之外的親,則歸入宗姓,所謂宗姓,只是陳姓罷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待,當然,往往因為祖上是宗室,多多少少會有餘蔭,可除了這些,就再無優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