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沒有放寬標準,將所有人全部留下,唯一的原因卻只是害怕擴張的太快,骨幹來不及培養,除此之外,便是耗費也是驚人,有人專門統計過,每一個勇士營計程車卒,一年的全部耗費,高達百兩紋銀,比尋常大陳百姓一大家人的開銷還要高十倍以上。
因此,現在勇士營不得不設新兵營,這新兵營,自也歸陳義興監理,當然,這只是虛職,堂堂一個親王,負責管理你們這些新兵,到時操練的狠了,就算有抱怨,怕也不敢聲張。
陳義興在陳凱之面前,卻沒有多少抱怨,只一笑而已。
陳凱之已落座,宴先生等人也是坐了下來,他看了他們幾個一眼,便含笑著開口道:“昨天夜裡,有人奏報,說是山東出現了倭寇,此事,兩位先生可有什麼看法?”
晏先生聽罷,卻笑不出來了,深深皺眉,憂心的說道:“衝著濟北來的,這定是太皇太后的調虎離山之計,她不過是想讓我們調走勇士營,這女人心思真深哪!”
“不錯。”陳凱之頷首點頭:“正是如此。所以,我才來找兩位先生商量商量。”
晏先生稍稍猶豫,似在權衡什麼,想明白了,便朝陳凱之開口說道:“殿下,事到如今,只能及早攤牌了,俗話說的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殿下一日不徹底打垮太皇太后,無論是在京師,還是在濟北,殿下都不得安寧,事到如今,一方面,要在濟北嚴防死守,不妨如此,殿下索性就以攝政王的命令,下達詔書,命北海郡王,以及……”他似乎在想,附近還能有什麼兵馬。
陳凱之卻道:“還有擅長對付海賊的東山郡王,東山郡王那裡,也有萬餘精兵。”
晏先生道:“金陵至山東,會不會遠一些,遠水救不了近火。”
陳凱之搖搖頭:“不在於遠,而在於表態。”陳凱之豁然而起,冷冷笑道:“到了這個地步,太皇太后是想要逼迫我陳凱之做出選擇,那麼今日,本王就逼迫太皇太后做出選擇,讓她知道,天下人未必就會屈從於她的陰謀詭計之下。
他看了宴先生等人一眼,旋即便優雅的揮了揮衣袖,正氣凜然的說道。
“所以……本王下詔,號令山東、金陵、乃至於關東、淮南、淮北諸地的軍馬,各選精兵,馳援濟北!”
晏先生眼前一亮:“妙!”
第八百四十七章:決勝在即
晏先生不禁眉飛色舞起來。
不錯,陳凱之直接繞開太皇太后,而是直接下攝政王的詔書,馳援濟北現在反而成了一樁小事,根本的問題卻在於,這王詔相當於是一道試金石。
而今天下人俱都知道,陛下幾乎都成了太皇太后的木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正因為如此,太皇太后的懿旨,自然也就有了效力。
可現在呢,攝政王的王詔一出,其本質,便是一次試探。
天下各都督和節度使,以及諸宗王,到底肯不肯響應,就成了關鍵。
當然,這並非是絕對的調動兵馬,更像是某種帶有宣誓色彩的詔令,各地的都督們,並不必率本部前往濟北,卻可以以勤王的名義,命一偏師前往。
即便只是派出百人,積少成多,亦是為數不少。
如此,即可藉此機會,保衛濟北,至少也可使倭人投鼠忌器,也是試一試,這攝政王的王詔威力如何?
陳凱之沒有疑慮,當即開口道:“取紙筆。”
晏先生乃長史,本就負責公文和王詔之事,親自取了紙筆,陳凱之並不猶豫,只凝神微默想了片刻,便提筆寫了一份詔書交晏先生。
陳凱之重重的交代。
“加印,立即發出!”
晏先生收了詔書,倒也乾脆,沒有多猶豫,火速去了。
詔書發了出來,無數快馬奔至各方。
陳凱之次日前去宮中,至文樓,今日陳無極倒是在,不過顯得無精打采,太皇太后早已高坐在陳無極一側,見陳凱之來,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
幾個內閣大學士,態度各有不同,陳凱之見了禮,便落在另一側的位上,太行太后微眯著眼眸注視著陳凱之,沒等他開口解釋,便率先冷冷開口質道:“北靜王竟發了詔書,為何事先沒有和陛下商量。”
她這話,倒是很有水平,先說了事實,卻並不是說,為何沒有和哀家商量,可見她自己也知道,若是這樣問,依著陳凱之現在這脾氣,十之**是要大義凜然的說一句關你屁事之類的話。
可她卻是說,為何不和陛下商量,這就指向了另一個問題,那便是陳凱之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