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之得身體其實不錯,倒沒有穿得太多,腳步輕盈地提著考藍帶著考號到了學宮。
等搜檢之後,便順著人流,先去了明倫堂。
明倫堂裡,主考與諸位考官早已就位。
能成為考官,也是不易的事,首先就需要其人的資歷中沒有任何的汙點,因而,這等人被視為清流。
只有一人可以例外,那便是作為鎮場的主考官。
今歲,乃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姚文治親自主持文試,這頗有朝廷崇文的隱喻。
而武試,卻只是兵部尚書來主持罷了,單看這個,便可看出文武之間的差異了。
陳凱之到明倫堂拜見大宗師,見諸官都在,這時有人唱喏:“文昌院舉人陳凱之。”
堂中頓時安靜了下來,許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朝陳凱之看來。
陳凱之抱手,深深一揖,朝向姚文治行禮道:“學生見過大宗師。”
這只是一個程式罷了,所謂尊師貴道,歷來都是如此。
姚文治鬚髮皆白,身子有些佝僂,跪坐在首案之後,也不禁打量了陳凱之一眼,便淡笑著對左右道:“我大陳才子來了,諸公,且來看看。”
陳凱之略顯尷尬,心說,這是捧殺啊。什麼大陳才子,別有用心的人聽了去,還不知如何呢?
姚文治說著,便似笑非笑地看著陳凱之。
似他這樣的人,對於才子之流,是歷來嗤之以鼻的。
倒不是說他不在乎,而是他為官多年,深諳官場,更知道絕大多數所謂才子做官之後眼高手低,目中無人,最後的結果卻是,除了將他們養在御史臺或是翰林院,也沒什麼用。
偏偏這些人還自視甚高,讓他們真正去辦事,他們不屑為之,若將他們束之高閣,他們又不免要抱怨。
姚文治對於這樣的人,歷來是敬而遠之的。
方才這句話,不過是句調侃罷了。
理論上,此時陳凱之該喜滋滋說一句大人謬讚。
誰料陳凱之心裡卻警惕了,他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