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3 / 4)

小說:大文豪 作者:開蓋有獎

他不疾不徐的,等他講到了‘卻說秦氏因聽見寶玉從夢中喚他的乳名,心中自是納悶,又不好細問。彼時寶玉迷迷惑惑,若有所失。眾人忙端上桂圓湯來,呷了兩口,遂起身整衣。襲人伸手與他系褲帶時,不覺伸手至大腿處,只覺冰涼一片粘溼,嚇的忙退出手來,問是怎麼了。寶玉紅漲了臉,把他的手一捻。襲人本是個聰明女子,年紀本又比寶玉大兩歲,近來也漸通人事。今見寶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覺察了一半,不覺也羞紅了臉……’的時候,所有人震驚了。

若說那個夢,方才還只是隱隱約約的,可寫到了此處,就直接是露骨了啊。

其實放到民間,這也沒什麼的,甚至說不定還有人讚一句故事的劇情豐富呢!

可是這是在宮裡,還是在這專門用於給皇帝說學的文樓裡,讓一群受過聖人教誨的‘斯文人’聽,便是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不但不體面,還讓人覺得是yin穢之書。

越是聽下去,翰林們都一個個面面相覷的,雙雙眼眸睜大著,老半天回不過勁來。

故事,是極好的故事,比坊間的那些故事,不知高了多少去了。

若是這故事,放到了其他地方去說,或許能讓人拍案而起,忍不住叫好。

可是……

陳凱之的面色平靜如水,似乎根本沒發現眾人的變化,依舊娓娓動聽,繼續說著他的故事,其實這時候,他不在乎。

這裡的規矩,陳凱之懂。

文樓,是一個充分自由的所在,在這裡,無論你講什麼,都不會觸犯禁忌,所謂廣開言路是也。

既然如此,那就講個痛快吧。

何必拘泥,像個膽小鬼似的呢?

再說,太后不是很喜歡聽嗎?似乎有這麼一個特別的聽眾,陳凱之就感覺很滿足。至於其他的那些人有什麼想法,陳凱之則是完全不放在心上。

所以他完全不在乎翰林們怎麼看,而是認真地講著他的故事。

太后自然是這裡最用心聽陳凱之說故事的人,此時,她的手支著頭,凝神聽著,倒也不覺得這故事有什麼不妥,只是心裡生出了疑竇,那襲人到底有沒有和賈寶玉……

翰林們,面上還是老樣子,一副很鄙視的樣子,心裡又不免想聽接下來的故事進展。

那在殿中角落裡的筆小宦官,則是刷刷的進行速寫,將陳凱之的每一句話,都記錄在案。

足足一個多時辰後,陳凱之已是口乾舌燥了,等到正午的鐘聲響起,此時,就不得不說一句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了。

語畢,陳凱之朝太后的捲簾方向行了禮,太后不捨地透過捲簾看了陳凱之一眼,道:“陳卿家的故事,真是令人回味啊,時候不早了,下回,哀家再聽吧。”

陳凱之頷首道:“娘娘喜歡,臣自然放肆的講,現在學生該告辭了。”

太后的心裡頗有惆悵,目光依舊緊緊地盯著捲簾後的那個身影,很是不捨地從嘴角吐出話來:“去吧,散朝。”

陳凱之與諸翰林們俱都行了禮,才各自告別而去。

陳凱之今日所講的內容,對於翰林們來說,是極震撼的,多數翰林心情複雜,既沉浸在故事裡,又覺得這過於大膽和放肆。

好端端的才子,衍聖公府的子爵,做點什麼不好,偏偏將自己淪為說書人,更嚴重的是,將這嚴肅的地方,變成茶樓一樣所在。

翰林們紛紛出了文樓,心裡各種吐糟,卻見陳凱之已快步而去了。

甚至連鄧健都沒有拉上,鄧健不得不快步追上去,這翰林院的侍讀學士楊文昌則是抬眸,遠遠的眺望著那少年人的背影。

陽光籠著他,襯得那頎長的身影越發飄逸瀟灑。

他板著臉,若有所思。

這個時候,身後倒有人低聲喚他:“楊公。”

楊文昌只聽聲音,卻沒有回眸,只是道:“文彬,何事?”

來人正是李文彬,李文彬恨恨地朝那陳凱之的背影看了一眼,笑道:“這陳凱之這般的無禮,若是每次莛講都在說他的書,那我等翰林,還有什麼用?”

楊文昌方才回眸看了李文彬一眼,含笑道:“嗯?”

李文彬悄悄地打量了下楊文昌的神色,見他沒顯出什麼厭煩,一副洗耳恭聽的神色,他便繼續道:“這石頭記,簡直是粗鄙至極,他將這文樓當做了茶樓嗎?若是翰林院不能有所舉措,繼續任他這樣放肆下去,只恐翰林院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啊。翰林院中,楊公曆來剛直,為何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