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的瞭解,這屬於儲備的高階幹部,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一連幾日,天氣漸漸炎熱起來,終於,荀家的家書來了。
這一次,不只是家書,傳遞書信的,乃是荀家的一個主事,他帶著幾個人風塵僕僕的從金陵趕到了京師,見了陳凱之,如見到了自己的主人一般,匆忙行禮道:“見過姑爺。”
現在陳凱之和荀家小姐還未完婚,姑爺二字,其實是不該叫的,不過顯然,陳凱之樂於接受。他將人請到了自己的廂房,這宅院也沒有小廳,請他坐下,便問道:“金陵現在如何?”
這主事叫鄭東,一看便是人情練達之人,頓時明白陳凱之的意思:“夫人請小人來,就是為了帶話,金陵那兒,一切都好,姑爺這邊沒人伺候,所以按著姑爺的吩咐,已去了王府和倚翠樓裡,將兩個丫頭都要了來,不過他們是女眷,走得要慢一些,想來還需一些日子才到。至於姑爺的精鹽作坊,而今已經不只是金陵裡兜售了,附近的州縣,許多鹽商都在催要貨物,姑爺離開金陵的時候,夫人便已擴產了,而今利潤豐厚,一月下來,盈利可觀,夫人說了,這幾月姑爺暫寄在荀家的銀子,已多達兩萬餘兩,什麼時候姑爺需要,隨時都可以支取。”
陳凱之頓時呆住了。
兩萬多兩銀子……
這尼瑪的,精鹽還真是……暴利啊。
事實上,陳凱之是有著很大的心理準備的,因為精鹽對於粗鹽幾乎是碾壓一般的存在,只要鹽煉出來,就不愁沒有銷路,可即便如此,他還是錯估了這精鹽的力量。
他想到這精鹽能大受歡迎,可沒想到金陵剛剛開始兜售精鹽的時候,竟是一下子就風靡起來。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那粗鹽實在是無法入口,何況,精鹽價格雖貴了一些,可是用了精鹽,卻不必大費周章的去往菜裡放醬料,反而只放了鹽,更加可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