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眼,並不責罰他,而且在課外就算粱青拿出初中課本上的內容請教,他們也會認真指導他,這時候的粱青再學校中可謂是春風得意啊。
時間慢慢的流逝,漸漸的,粱青所問的問題越來越深,那些問題他們學校兩個老師回答不上來的越來越多,當粱青拿出初二的課本去請教問題時,那兩個老師相互商議一番後都不能回答他的問題不說,還讓他先別急著學那些東西,這讓粱青很失望。
就在這之後沒過幾天,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粱青從村中他們班主任的一個同學口中得知,他們學校的兩個老師其實成績在他們那一屆的同學中都不是拔尖的,只不過因為附近村子中失學嚴重,真正能讀完初中的也沒幾個,願意來代課的更少,所以才由他們當了學校的老師,他們這水平若是放到鎮上中學,每年都能拉出幾百個比他們強的。
聽到這話,再對比平日兩個老師多次問得啞口的景象,粱青頓時認定了這兩個老師水平差,兩個老師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他開始不信任那兩個老師,甚至認為那兩個老師不讓他繼續自學更深奧的內容是因為羞愧所致,所以沒有聽兩個老師的勸阻,繼續學習更高年級的課程,而且粱青不信任那兩個老師的水平,之後便疏遠了兩個老師,不再找他們請教了。
兩個老師發現粱青異常舉動後,對他開始鎮壓,不但上課不准他再看初中的課本,對他的批評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為了禁制梁青繼續自學初中三的課程,粱青的班主任甚至還到粱青家家訪,害的他被他父親揍了一頓,就這樣一來二去的,粱青竟然弄得跟兩個原本極親近的老師勢同水火起來,而且還養成了不聽課不問問題,什麼都只靠自己看書自學的毛病,兩個老師對此只能無奈嘆息。
讀完小學,粱青以全校第一的成績升入了鎮上的中學中讀初中,粱青想著自己已經自學完了初中三年語文數學課程,雖然還有什麼地方不理解,不過卻領先其它同學許多了,就在粱青信心滿滿的想要大殺四方的時候,學校第次的考試便給他來了當頭一棒,他沒有如想象中的大殺四方,成績反而排在了一百名開外。
經過這次考試,粱青終於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了,不過他本就是個性格堅毅,倒是不會因為一次小小的測試便被打倒,只是卯足了一股勁越發刻苦學習,想要透過努力再次拼出個全校第一。
不過,很快粱青便又接連受到了打擊,他終於無奈的發現,別說什麼全校第一了,便是要擠進班上前五都是極為困難的任務,在他們班有著兩個妖孽般的人物居然可以做到上課睡覺,課外基本不學習,甚至作業都未必按時完成,可卻能幾次考試都把持著班上一二名,此外另外四個人雖然不像他們這樣妖孽,不過卻也只是聽聽課,按時完成下作業,還有大把時間去玩耍,可也能穩穩的相互競爭著第三到六名,而粱青以及另外幾個極為刻苦的同學雖然有萬分不理解,萬分的迷茫,萬分的恨天不公,卻都無濟於事,只能很悲劇的看著那幾個人的背影,熱火朝天的爭奪著後面的名次。
更悲劇的是,那幾個與粱青一樣刻苦的同學的成績實際上都比粱青好,只是偶有失誤才會讓粱青超越一下,這樣一來,粱青實際上整個初一都是在為擠進班級前十而努力。
到了初二後,粱青依舊努力,不過因為加了幾個科目後,他在班級上的名次卻是不升反降,粱青對此很是費解。
粱青反覆觀察左右同學是如何學習後,他卻將一切都歸結在了家庭條件上面,在他看來他那樣每個週末每個假期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回到家,回家都要做農活,不用在這些路上和繁重的農活上消耗大量的精力,當他在家幹活耗費大量體力精力的時候,這些同學卻是可以專心坐在家力學習,而且他家買不起各種輔導書,可那些同學的家裡卻都能給買很多輔導書,有的甚至還能請人補課,所以才造成了這一切。
有了如此想法後,粱青甚至有著他這樣的家庭不可能讀好書的想法,情緒有些低沉,成績下滑的更快,待到了初二結束時,粱青竟然淪落到只能在為擠進班級前二十名而努力的地步了。
就在放假前一天的時候,粱青的班主任認為粱青夠刻苦,自學能力也不差,就這樣廢了可惜,所以找了粱青談話。
粱青的班主任告訴粱青,家庭條件雖然對粱青有所影響,但不是他努力了可成績卻上不去的主要原因,班主任告訴他,他已經私下了解了粱青的許多情況了,在他看來,他最大的問題卻是出在基礎不牢和學習方法有問題上。
對此粱青極為費解,虛心的向班主任請教了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