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事有萬一,齊家捨棄的不過是一個嫡長子,他們縱然不能得新帝信任,卻也能全身而退。反之,假若事成,齊家就可以順勢請封嫡長子為世子,更為緊密的將齊家與殿下捆綁在一起。”
我聽得目瞪口呆,結舌道:“可齊武安畢竟是齊家嫡長子啊!”周源點頭道:“這是貴妃的誠意。大周律法,嫡子承襲家業,因此嫡長子非同一般家族弟子,即使其他嫡子也不可相比。貴妃將齊少爺送到二殿下身邊,足可表明誠意。”
我猶不明白:“可若事敗,齊家當真能捨棄嫡長子?”嫡長子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他們受到的教育,享受的資源,承擔的責任都需要家族傾一族之力精細調養,這般捨棄,豈不是浪費整個宗族一二十年的資源精力?
周源頷首道:“他們享受家族給予的榮耀,就必須承擔這份榮耀帶來的責任。”我心頭微凜,深深的被這種宗族家族制震撼。良久,我方道:“貴妃為何選擇了予澤?”連安瑾都知曉,予漓和予沵繼承大統的希望大於予澤,為何她會選擇予澤?尤其在我與皇后的仇恨攤明,引得太后和皇后忌憚的現在?
周源低頭道:“奴才不知。”我偏首望向窗外紛飛的大雪,怔怔出神。
作者有話要說:
①一鳴驚人的典故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僅四尺多,個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辯,幽默詼諧,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其他諸侯國。 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當他即位後,卻沈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汙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士都很擔心,幾次想勸諫齊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觸怒了君主,輕則削職罷官,重則腦袋搬家,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齊國有一隻大鳥,棲在王宮的庭院裡已經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有鳴叫,大王您可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 而他實在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對淳于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淳于髡聽了便笑著說:“多謝大王英明的指點。如今大臣們正等著大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開始整頓國家。首先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第八十五章 乾元二十四年的早春,在予澤在校場上揮灑熱汗中悄然溜走。四月初,人間芳菲天,予澤興沖沖的的扎進景春殿,興致盎然的與我說起玄凌要為他挑選伴讀之事。我含笑聽著,問他:“你想挑個什麼樣的?”
予澤雙眼明亮,道:“不瞞母妃,兒子確實有看上的人才。父皇允兒子挑選兩位伴讀,其中一位兒子覺得小舅舅不錯,另一位兒子卻是看上了鎮國公家的嫡三子葉恆。葉恆年紀與兒子相仿,且聽說頗得老國公重視。”
予澤口中的小舅舅,指的是我孃家小兄弟承襲了承恩伯爵位的安璜。我略一思索,便知他選擇安璜的原因,心中一片溫軟,拉著予澤的手溫聲道:“你想要提拔母妃孃家的心思,母妃知道。只是母妃問你,你可知為何歷來皇子挑選伴讀都是一件重大的事?”
予澤點頭道:“伴讀日日陪伴皇子,情分不同尋常,將來出仕之後大多成為皇子心腹之人。因此,歷代皇子挑選伴讀,首重家世,其次人品,再次才學,為的乃是拉攏伴讀身後的家族,結為皇子勢力。”
我頷首道:“安家是你外家,不論璜兒做不做你的伴讀,將來都是你的人,因此你挑他為伴讀自然不是拉攏他,而是為了一起長大的情分,將來能夠委以重任,母妃猜的可對?”予澤微紅了臉,輕輕點頭,補充道:“外公大喪時,兒子與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