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滇西,永曆手下只有李定國、白文選在死扛,二王兵馬加在一起也不及清軍一半,多寡懸殊,滅明之事只在頃刻之間。
然而,吳三桂卻不願意就此消滅永曆朝廷,或者說他不想永曆就這麼死了。他很清楚,清廷之所以倚重著他,不過是因為朱明尚在,若是朱明真的滅亡,他這走狗還能有好下場?
狡兔死走狗烹,洪承疇那日在貴州楊老堡拿茶水所寫“挾天子”三字,吳三桂自己有諸般解釋,胡守亮、方於宣他們也有諸般解釋,但歸根結底卻都是為了他平西王不致落個走狗烹的下場。
挾天子,挾哪個天子?
胡守亮認為是挾順治這個天子,拿什麼要挾?拿永曆這個天子去挾順治這個天子。
吳三桂很認同胡守亮這個猜測,所以清廷巴不得永曆死去,他吳三桂卻不能。但是永曆朝廷若還在雲南,吳三桂圖謀雲貴之事便不得成。因此,他不能讓永曆留在雲南。
故而,吳三桂便對尚善和卓布泰說道:“據探,偽帝行在永昌,我軍須得立即進至永昌,將偽帝擒殺。”
尚善點頭道:“平西王說得有理,只是我的兵馬長途至此,勞累已極,恐難再戰。”言外之意自然是不想率兵去永昌,因為永昌那裡有明軍李定國和白文選在,二將雖屢遭敗績,但清軍卻不敢說他們無一戰之力。
”我的兵馬傷亡過重,恐怕也無力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