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小說:遮蔽與記憶 作者:雨霖鈴

多靠外援,日本必定要切斷我國國際交通線。我國內地沒有橡膠資源,輪胎只能靠進口,所以多修公路,修好公路可以減少輪胎磨損,實際增強我國作戰的後勤能力。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力便宜,修路,就是惠而不費的事情了。

將軍不久去世,而預言成讖,日軍切斷香港、滇緬補給,中國外援斷絕。輪胎的匱乏使中國無法集中進行一次大戰役的所需物資,一時竟有“一滴橡膠一滴血,一個輪胎一條命”的說法。

其實,我們對數字的感覺第一反應是枯燥,但只有知道這些枯燥的數字,我們才會懂得,中國人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開始了他們漫長的戰鬥;只有知道這些枯燥的數字,我們才能理解,什麼叫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是在中國人紛飛的血肉前,是日軍紛飛的血肉,在中國人頭顱如韭菜被割掉死不瞑目在故國土地的時候,則是日本人玉碎的性命如櫻花一樣飄落在異國他鄉陌生的土地上了。

一九三○年代的中國是一個不被日本侵略者放在眼裡的中國,中國人如螻蟻草芥,日本陸相杉山元在日本天皇問戰爭所需時間時,說“一二個月就足夠了”。

可正是這一個古老的中國,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之前,獨自跟日本鏖戰糾纏了四年多。這是幾十個“一二個月”。日本“予敵一擊,結束戰局”的美夢終成夢幻泡影。中國人是在用血寫歷史,這歷史不是竹簡,這歷史書寫不是用墨,中國人的筆管直通血管,中國人的血管直通的只有戰鬥,沒有屈服,只有喋血,沒有膽怯。

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裡,弱者的生存與獨立需要大智慧,梁漱溟在《蔣百里軼事數則》裡記蔣百里的話說“中國對日本,打不了,亦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五年、八年、十年總堅持打下去;不論打到什麼天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千千萬萬就是不要向日寇妥協,最後勝利定是我們的。你不相信,可以睜眼看著。我們都會看見的,除非你是個‘短命鬼’。”忍,拖,拖到一片片中國的土地在血的灌溉下萌出新的堅韌含鈣更多的植物,雖然我們要等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八年。中國是在如此闇弱的境地裡迎戰了大和民族的征戰,但我們知道盎格魯撒克遜人不是在實力如此懸殊的狀態下迎戰德國人,高盧雄雞不是在強弱對比這般鮮明的格局裡跟納粹較量,強人斯大林不是在如此的劣勢中與希特勒扳手對抗;可蘇聯的國土在拿破崙大軍之後又一次被希特勒長驅直入,英國不得不在敦克爾刻大撤退,一九四○年的法國也算是一個大國,可它卻在六週之內就被德國征服了,貝當政府的巴黎投降了,中國人還在戰鬥;昔日被稱為“法蘭西救星”的貝當元帥在為自己的祖國——法國掘墓撒土時,中國的精神堡壘依然屹立。

鐵馬幾曾入夢(8)

此時在世介面前重塑的中國,是一個英勇頑強的國度。珍珠港事件前,中國毫無外援,單獨作戰,且東南膏腴之地盡失,國際通道悉數被切斷,最後一條對滇緬公路因英國被迫實行封鎖,我方物質更感枯竭。軍中往往一套士兵裝備,分配給三人使用,分得棉大衣者,無棉上衣與棉褲,穿得棉上衣者,無棉大衣與棉褲,其艱苦情形,殊非今人所能想象……就在勝利看來如此毫無希望的情況下苦撐不倒,浴血苦戰八年,在這八年裡,雖有日本軍閥政客不斷的誘降,雖有國際數次的調停,中國打掉牙往肚裡吞,中國人在武器抗戰之外,還有氣節,中國人沒有做過投降的打算。汪精衛等人的醜劇一上場,即為大多數國民所不恥。中國可以倒下卻不能屈膝,中國可以戰敗卻不會言降。

從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堅持了整整十五年,與僅僅抵抗德國六個星期便崩潰的法國和一直從美國得到大量援助的英國相比,中國軍隊的抵抗乃是一個決心和自立的奇蹟。

戰爭是一個張開血口的絞肉機器,我在《李宗仁*》裡讀出了作為一個指揮者的錐心之痛,在軍隊素質上,抗戰伊始,日軍將官的年齡一般在四十五歲以上,國民黨軍隊的將官年齡則多在四十五歲以下,有的只有三十多歲。“日本陸軍訓練之精,和戰鬥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鬥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令敵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階將領之中雖乏出色戰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則上,絕少發生重大錯誤。日本將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其行事皆能腳踏實地,一絲不苟,令人生敬生畏。戰爭的勝利是無數的屍骨堆出的,我想到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登陸前的躊躇不安。

他記得年輕時第一次到歐洲,能親手觸控到自己心愛國家的根,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