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動了天地鬼神,上帝感動得投下了大米白麵,鬼神則驚嚇得在夜裡大聲哭叫起來。

當然,這些發明,摻雜著許多神話傳說的成份,實際上任何一項發明,都絕不會是一兩個人的功勞。歷史上的這些記載,只不過反映了黃帝那個時代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黃帝,因為是古代學者一致承認的華夏始祖,所以人們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於他。

關於黃帝之死,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據說,他並沒有死,而是乘龍昇天了。傳說黃帝活了110歲,天宮中的玉皇大帝派了一條巨龍接軒轅黃帝昇天。人們把黃帝連同巨龍團團圍住,依依難捨。巨龍馱著黃帝昂首騰空。慌亂間,有人扯住黃帝一塊衣襟,有人拽下一隻靴子,有人拉住了黃帝佩劍。後來,把這些黃帝的遺物埋葬在橋山之巔,這就是黃帝陵的由來。這說明黃帝受到人們無比的崇敬,人們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這個神話,表達了他的部族和後代們的美好願望。

也有的說,黃帝巡視到黃陵的橋山之顛時,突然天上一隕石從天而降,火光耀眼,宛如一條巨大的火龍從天而來,正打在黃帝隊伍附近,巨型隕石呈磨盤狀插入黃土之中,埋入黃土,天崩地裂,火光沖天,在場的大臣、隨從、侍女和黃帝被巨大的氣流衝出很遠的地方,活著的只有幾人,黃帝由於年事已高,就這樣被巨型隕石的氣流震成九段而逝!

黃帝陵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陵前的圍牆正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橋山龍馭”四個大字,指的就是這個故事。後人把這個原稱為“中部”的縣,改名為黃陵縣。

黃帝陵壯麗威武,古書記載說,它坐山環水:“其山勢如橋,沮水環繞之”。黃陵的周圍是峰巒起伏的陝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鬱鬱蔥蔥,參天聳立,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挺拔、蒼勁。

傳說這座黃帝陵漢朝時就已存在了。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說:“黃帝葬於橋山。”西漢著名的皇帝漢武帝曾經來到這裡祭祀。關於這事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漢武帝北巡朔方(今內蒙古河套一帶)南歸,帶著十餘萬大軍,路過橋山。當他看到黃帝陵時,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對臣下說:“我聽說黃帝並沒有死,現在又出現了他的墳,這是什麼緣故呢?”臣下回答說:“黃帝成仙上天去了。這個陵墓是黃帝的臣下為紀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後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親自寫過祭文,祭祀黃陵。

抗日戰爭時期的1937年清明節,陝甘寧邊區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黃陵活動。4月6

日,黨中央派林伯渠為代表,參加了這次民族掃墓盛典。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還共同寫了《祭黃帝文》,文中盛讚黃帝的功勞:“赫赫始祖,吾華肇(開始的意思)造;胄衍(後代延續)社綿(國家長存),嶽峨(山高)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遠近);建此偉業,雄立東方”。祭文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振興祖國的精神象徵。

魯迅也把黃帝作為偉大的民族象徵。他在一首詩中說:“我以我血薦軒轅”,就是說要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衛中華民族。近年來,每逢清明節,我國人民紛紛來到黃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謁這位民族之祖。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大陸,差不多也都要到這裡來尋根,表示後代對祖先的敬意。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悠悠五千年過去了,黃帝的形象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為人類作出更多的貢獻。

因此,把有關黃帝的神話傳說和科學考古發掘資料結合起來,我們對黃帝的瞭解就會更加深刻與真實了。他當然不是神,而是遠古社會的傑出領袖,是在遠古社會發生巨大轉折變化時的英雄。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時代。他的兒子有12個姓,說明當時還遺留隨母姓而不隨父姓的社會習慣,但他已經是中國歷史上首批出現的男性領袖。在他之前,社會組織的基本形式還是氏族部落或部族,在他領導下的“一統天下”,意味著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部落聯盟或部族集團,為國家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黃帝不僅建立了國家制度的雛形,而且使中國原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歷史性的飛躍變化,從野蠻時代一下跨入了初步文明的時代,揭開了華夏民族文明歷史的第一頁,成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

·2·

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商紂王

毀了他自己也毀了商代江山的,還有他的另外一個大毛病,那就是好淫樂,圖享受,縱酒無度,沉迷音樂。自從他得到一個絕世美女妲己以後,這種習性就發展到難以收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