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小說:自己的菩提樹 作者:風雅頌

,作為我國一個歷史時期的排房式民居四合院建築,我們也應該多保留幾處才好,尤其是這種院中有樹木的四合院我們更應該加以保護。

我愛排房式的四合院,更愛這四合院裡報春的使者——垂枝的柳樹。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眼鏡與學問

在我的個人成長史中,曾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的思想一直存在一個誤區——大凡是戴眼鏡的人,都認為是很有學問的。因為這個誤區長時間的存在,所以就導致給我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自己總要想方設法弄架眼鏡來戴戴,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近視,最起碼弄架平鏡也湊合。這樣,也就顯得自己是個斯文有學問的人了。更嚴重的是在我的初戀當中,我都一直堅持要找個戴眼鏡的女孩子談物件,至於以後談婚論嫁的妻子,那也非要戴眼鏡的女人莫屬。

如此誤區的深入,在我的內心深處可謂是根深蒂固,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時代。

我的童年是在地道的農村度過的,在我繁亂的記憶裡,大凡是小時侯戴眼鏡的人確實都是很有學問的人,這是無可質疑的。我可以很隨便的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作為佐證——比如我們村的老中醫杜先生,這位老中醫眼戴一副銅邊近視鏡,此人有治療中風偏癱的絕招——針灸,鄉人人稱“杜一針”。杜老先生的絕活我從小是親眼見過的,我家鄰居二嬸的中風偏癱病,就是被縣城的人民醫院宣告治療效果不佳而忠告回家的,之後“杜一針”號脈一診說還能治,於是針灸中藥的診治了起來,兩個月後奇蹟出現了,二嬸不但能下床走動,而且還能自己上廁所送了屎尿,這是先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奇蹟,就被“杜一針”老先生給兩個月的針灸和一包包的草藥給實現了,這個人你說算不算有學問。又一個是被鄉親們稱為“神運算元”的風水大師張先生,此公有周易占卜、擇良辰吉日、看陰陽宅第的本領,這在我們鄉下可是被尊稱為先生的人物,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那是要提前請風水先生點吉日的,風水張先生的大名,在我們那兒可謂是方遠幾十里人人皆知,原因就是張先生有那套一般人學不會的學問,而他時常是雙眼戴一幅老式石頭鏡。再一個就是我的堂伯“季字典”,他常常戴著一架黑框老花鏡,“季字典”這個名字是鄉人學子對堂伯的尊稱,他老人家是我們縣第一中學的高階語文教師,在他手上考走的中文系大學生不知有多少個,而且堂伯對《詞典》的種種學問都裝在了自己的肚子裡,你如果有什麼字讀不準或不知道那個詞的意思,那你就去問我的這個堂伯“季字典”,他不但能給你講出個子醜卯寅,還能給你說出這個字或詞在《詞典》的那一頁,曾有人不信專門拿了《詞典》一一對照,其結果竟然是一字不差,你說這樣的人算不算有學問。

就因為從小身邊有這麼多的戴眼鏡的學問人,所以在我從小的潛意識裡,就固定的形成了一種判斷事物的誤區——大凡是戴眼鏡的人都是博學之士。這其中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甚至是戴眼鏡的小孩也包括在內。所以,我後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總是想設想為自己弄架眼鏡戴戴,極想濫竽充數的混入“學問人”的行列。有了這樣的想法,勢必是要付諸實際行動的,但我卻在好長一段時間裡苦苦思索這個問題,曾經反覆多次的自己問自己要不要做個“學問人”,最後得出的答案是既想做個“學問人”又怕別人說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古語有云“熊掌與魚刺不可兼得”,這句富有哲理的名句,用於我當時矛盾的思想,倒是恰如其分得很。自己既然夢寐以求都想做個“學問人”,但又怕別人說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這的確是一件讓自己不好選擇的事情,所以我的思想就很矛盾。因為自己既想戴眼鏡——充做學問人,又不想讓別人說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這兩方面都要兼得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後來,我就有了比較聰明的選擇——選個變色鏡戴戴,這樣的話,自己既可以混入“學問人”的行列,又可以不讓別人閒話說自己眼睛有問題,有了這樣兩全其美的辦法,自己的心裡自然是沾沾自喜的,因為這樣自己終於可以實現做個名副其實的“學問人”了。

有了如此兩全其美的想法,自己自然是要付出實際行動的,但是戴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變色鏡,自己倒沒有覺得自己就是個“有學問的人”,至於別人也沒有半點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唯一不同的是說自己多戴了一架眼鏡。這樣的話就讓我心裡一直都很納悶,原因是為什麼自己戴了眼鏡都還不是個“學問人”呢?後來這樣的疑慮就長時間的埋在了我愛胡思亂想心裡。

記得有一位哲人說過這麼一句話:“成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