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3 / 4)

小說:傾宋 作者:團團

著太平州(今馬鞍山)的鐵礦被發現,將作監在興奮之餘,也開足了馬力,一座一座軍工作坊如同雨後春筍出現在大江南北。為了能夠儘快的為前線供應足夠的弓弩箭矢和兵刃,淮南的工坊更是全部設立在官道周圍。

但是實際上淮南這些工坊的產量有限,就算是蒙古發現了,也沒有太大的作用,誰都不會因為一些小型兵器作坊而起疑心的,大明真正依靠的,是在江南各處丘陵山巒之間的大型工坊,這些工坊全部採取葉應武指點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而是不只是生產弓弩等冷兵刃,包括火蒺藜、震天雷等簡易的火器也生產,單是這樣的工坊,從南京到臨安就有足足二十座,能夠供給三支神策軍規模的大軍進行十次以上類似此次函谷關的箭雨進攻,更不要說每一座工坊周圍,還至少有七八座配套的小型工坊。

所以雖然大戰開始的突然,明軍各部儲備的糧草和箭矢都不夠,但是隨著後方透過管道、水師源源不斷的補給,明軍打起仗來反倒是越來放開手腳了,甚至為了滿足前線的需要,朝廷已經開始徵調民間商賈的商隊馬車,而這些商賈對於朝廷的徵調也是絕對的配合。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大明打了勝仗,他們也跟著有生意做。自從開放七個通商城鎮,讓很多人賺的盆缽皆滿以後,江南的商賈們已經對於北方的土地和錢財眼饞很久了,他們巴不得大明抓緊光復故土。

更主要的是,實際上江南大多數的商賈也都是當年靖康之亂南遷的家族,畢竟當年南方還屬於荒蠻之地,只有江南少數州府有開發,人口實際上並不多。所以對於這些家族來說,家中祖墳都在北面,而且還鄉上墳、祭奠祖宗也是一代一代流傳來的祖訓,王師北定,他們當然也熱切。

越是這些提著腦袋在外面來往奔波的商人,越是迷信,也自然而然的希望能夠為祖宗上墳,得到列祖列宗的保佑。

因此自大明和蒙古開戰、各軍北上以來,從襄樊、兩淮到潁昌府再到洛陽的道路上,牛羊相銜、車水馬龍,也在意料之中。(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

“蒙古韃子想要幹什麼?”王進看著突然間開啟的函谷關城門。

前面的明軍盾牌手整齊劃一的停住腳步,而弓弩手們熟練的張弓搭箭,將箭矢對準城門。後面大隊準備衝鋒計程車卒屏住了呼吸,手中長矛在瑟瑟寒風中如同波浪起伏。

馬蹄聲響起,最前面的蒙古步卒舉著盾牌吶喊著衝了出來,正正好好是一個半圓形,能夠盡全力阻擋箭矢,而在蒙古步卒後面,大隊的騎兵已經怒吼而出,轉瞬就從自家步卒的兩側繞出,已然張弓搭箭。

“放!”站在前排的明軍都頭瞳孔猛地收縮!

雙方的弓弩手同時鬆手,無數的箭矢砸中盾牌、刺穿胸膛。不過蒙古騎兵高舉拋射,而明軍弓弩手之前對準的卻是蒙古的步卒,事發突然,此時已經來不及更改。

大量被當做炮灰的蒙古步卒倒在雪地中,而蒙古騎兵卻是放下弓弩,抽出馬刀加速衝鋒。馬蹄刨動白雪,將一切都踩為泥濘。

“有意思。”王進不由得喃喃嘆息一聲,旋即狠狠一拽馬韁,“傳令各部,前廂向前突擊,左右兩廂務必擋住蒙古韃子的騎兵!”

而站在王進身邊的唐震毫不猶豫的加了一句:“飛雷炮隊阻斷城門,等到我們自己人衝到城門下再停火!”

一尊尊飛雷炮已經重新開始吼叫,不斷有蒙古士卒從城中殺出來,只不過很快就被飛雷炮炸成兩半,鮮血染紅了城門外的土地,也不知道有多少蒙古士卒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從化為一抔泥土。

但是顯然蒙古人作為主力的還是那一千餘騎兵,這些騎兵顯然也明白自己這邊人數真的太少,所以也沒有目空一切的分成兩隊分別迎戰左廂和右廂,而是重新在蒙古步卒前面合攏,徑直殺入前廂當中。

“蒙古韃子是瘋了不成,為什麼這個時候發動騎兵突擊咱們?他們的騎兵也不過就是這一千人罷了。”唐震不由得一挑眉。

“某倒是好像琢磨出了什麼。”王進輕笑著說道,“這蒙古韃子的騎兵進攻路線還是很有章法的,而且進攻沒有託大,規規矩矩的和咱們正面廝殺,歸根結底還是蒙古人心中沒底。想來蒙古韃子在這函谷關當中人並不多,而且還有一千多是騎兵,顯然韃子將領不想看著這些寶貝的騎兵被咱們用飛雷炮炸的一乾二淨。”

唐震頓時詫異的看向王進:“你是說蒙古韃子人不多,想要用這樣的突擊震懾住咱們?那他們完全可以撤退啊,為什麼還要在此處拼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