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此謠?開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正是。此謠始於建安八年,時值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又者無孑遺者,老夫頗懂天象,不久劉景升將逝,正應此言。至於天命有歸,泥中蟠龍向天飛。所應者,正是劉皇叔也!”
劉備聞言,臉色大驚,連忙出席拜謝。
“承蒙先生錯愛,備安敢當此!”
水鏡先生輕輕搖頭,猝然話鋒又轉。
“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劉皇叔欲成大業,當往求之。”
劉備心臟猛地一揪,無比急切地就是問道。
“奇才安在?還請先生指點!”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鳳雛何人也?先生可否告之姓名!?”
劉備連忙追問,但水鏡先生卻撫掌大笑,連說兩個好字。劉備再問時,水鏡先生卻道。
“天色已晚,劉皇叔可於此暫宿一宵,明日當言之。”
水鏡先生說罷,不等劉備回言,即命小童相引,劉備不敢造次,只好依從。話說劉備飲膳畢,即宿於草堂之側。劉備因思臥龍、鳳雛之言,寢不成寐。
約至更深,忽聽一人叩門而入,劉備聽得,水鏡在草堂發言,問一叫元直之人為何而來。劉備心裡一動,遂起床密聽。
聞其人忿然答道。
“徒兒久聞劉景升頗有明主之風,特往謁之。及至相見,徒兒卻發覺其徒有虛名,此人不識用人,忠奸不分。蔡氏攏權,卻不知削其勢。故徒兒遺書別之,而來至此打擾師父。”
隨後又聽水鏡先生慎重言道。
“元直你懷王佐之才,宜擇人而事,奈何輕身往見那劉景升。況且英雄豪傑,只在眼前,元直自不識耳。”
水鏡先生說罷,草堂沉靜一陣,便聽那叫元直的人說道。
“師父之言是也,若非師父提醒,徒兒還未醒悟!”
劉備聞之大喜,暗忖此人必是伏龍、鳳雛其中之一,即欲出見,不過又恐造次。候至天曉,劉備急急求見水鏡先生,問道。
“不知昨夜來者是誰?”
第七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信
水鏡先生微微一笑,遂答道。
“此乃我座下徒兒。”
劉備即求與相見。水鏡先生卻搖頭笑道。
“劉皇叔慢了一步,我徒欲往投明主,已到他處去了。”
劉備眯了眯眼,不願就此放棄,又問其姓名。水鏡先生,又是連說了兩個好字,答非所問。”劉備再問,臥龍、鳳雛。水鏡先生亦是笑而不答。
劉備皺了皺眉頭,不敢強逼,念頭一轉,遂拜請水鏡先生出山相助,同扶漢室。水鏡先生即搖頭拒道。
“老夫不過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勝老夫十倍者來助皇叔,皇叔欲得濟世大賢,何須急在一時?”
兩人正談論間,忽聞山腰人喊馬嘶,小童來報。
“有兩位將軍,引數百人來到山腰,正被迷陣所困。”
劉備大驚,想到這大有可能是太史慈和文聘來尋,急請水鏡先生,命小童隨他下山相迎。水鏡先生笑道。
“此必是皇叔麾下來接。”
之後水鏡先生與劉備說了一陣,劉備辭去,隨著小童下至山腰。果見太史慈、文聘二人。兩將速速下馬拜見。
太史慈和文聘將前事盡說,劉備聽罷,幾人商議一陣,恐蔡瑁懷恨在心,對新野城大舉進攻,立馬引軍趕赴新野。
劉備等人剛入新野境,行不數里,一彪人馬來到,視之,乃潘、張兩位結義兄弟。潘、張二將得知襄陽變故,正欲去救,見到劉備毫髮未損,大喜過望,連連下馬迎接。劉備訴說躍馬檀溪之事,眾人共相嗟訝。之後,劉備入新野城,來到縣衙,急劇麾下文武商議。
“劉荊州,對主公雖有疑心,但卻未至死手相害。以某之見,這大有可能是蔡瑁自作主張,相害主公。主公可先致書於劉荊州,訴告此事。同時一邊調配兵馬,設防新野,以防萬一。”
孫乾沉吟一陣,速而諫道。
“公祐所言是理。兄長絕不會害我。當即訴高此事。”
劉備從其言,即令孫乾齎書至荊州。劉表聞孫乾趕來,心中正疑,劉備在襄陽逃席而去,立馬喚孫乾入殿。孫乾依令來見劉表,作禮過後,劉表先是問道。
“我請玄德襄陽赴會,緣何逃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