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國人絕對不這樣做。我們中國人也不喜歡動刀,但不完全是從美學角度出發,而是從“體膚毛髮受之父母”的孝的觀念上講的。
4、醫學機構的雙重功能:治病和治國
醫學機構和文化機構和社會機構,在一個國家中基本上是按相同比例配置的。我們看醫院的分佈,看每個城市按人的比例,看每個區每個街道怎樣分配,就可以看到這個醫院和政府一樣,是按比例來統治每一個社群的。所以說現代醫學必須國家化,你必須承認它的國家化。國家化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這個現實我們必須承認,承認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研究它。有一部老電影《春苗》,不知在座的有沒有看過,可能四十歲以上的人小時候看過。《春苗》嚴肅地反思了醫學國家化這個問題,它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它指出了我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我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農村缺醫少藥的問題。當時的一個縣級醫院,農民的孩子生了病,要死了,來醫院了,大夫就是不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