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3 / 4)

小說:裂土美利堅 作者:淘氣

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有人說,李鴻章把外國人喂得飽飽的,伺候的美美的,這些人當然會給他一個較高的評價,你要是整天怒目金剛似的,拿著大棒子對著那些外國人橫眉冷豎,甚至還把人家揍了一頓,他們會給你一個好的評價?

那拿破崙呢?帶著法**隊橫掃歐洲大陸,可歐洲人最祟拜的人裡面,法蘭西皇帝幾乎就是擺在第一位的。還有***,他老人家對外國人橫眉冷豎了吧?還帶領中國人民在朝鮮跟美國人打了一仗,至今,美國人都還不願意過多地提及那一場戰爭。可美國人給***的評價低了嗎?***思想到現在也一直都還是美國人研究的物件。

李鴻章沒有像拿破崙那樣橫掃歐洲,更不能像***那樣跟世界第一強國打一場狠仗……在我們的印象裡,他幾乎每戰必敗,而每次戰敗,都要拿出巨大的代價去討好列強,讓對方放自己一馬。可問題是,除了甲午戰爭,其餘的那些事情幾乎都跟李鴻章沒有太大關係。而且,就是甲午戰爭,李鴻章的戰敗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這樣描述:“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船,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役,與廣東無涉云云。各國聞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語實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與李鴻章一人戰也。以一人而戰一國,合肥合肥,雖敗亦豪哉”

“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者最多焉。法越中日兩役間,此論極盛矣。出於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李鴻章之敗績,既已屢見不一見矣。後此內憂外患之風潮,將有甚於李鴻章時代數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鴻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復睹焉。念中國之前途,不禁毛髮慄起,而未知其所終極也。”

李鴻章的敗績導致中國內憂外患,那麼,沒有李鴻章的話,中國的內憂外患又會是什麼情景?不說其他,《辛丑條約》是以義和團的“扶清滅洋”而導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而簽訂的。在“正規”的歷史評價中,義和團是農民運動,是正義的,最終被反覆無常的慈禧和八國聯軍聯合剿滅。可是,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慈禧可還沒有下命令收拾義和團呢,既然如此,這些“正義”的人們在面對八國聯軍的時候又幹了些什麼?

當然,細究這些就有些沒事兒找事兒了。但有一點我們可以確信:義和團招來了八國聯軍,而等八國聯軍來了之後,義和團沒了,西太后跑了,最後還是李鴻章出面給他們擦的屁股。

“人都說李是一個賣國賊,但如果不是李,辛丑可能不是一個條約,而是辛丑屠戮。”

這就像是一個選擇題:存人,還是存錢?

當時,如果李鴻章當時選擇了存錢,那麼,八國聯軍未必沒有可能一直追殺到西安,甚至可能連西安都不用到,直接就在半路上就把西太后和那些所謂的王公大臣們給抓起來了。可是,接下來呢?存人,還是存錢?西太后和她的那些手下們又會怎麼選擇?辛丑談判,八國聯軍其中的一個要求就是把那些支援義和團的皇室親王當作罪魁禍首處決……是李鴻章最終保住了這群禍害。

這或許又是李鴻章的一個錯誤。可一直到辛亥**之前,在滿清搞出那個狗屁不通的“皇室內閣”之前,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包括許多有進步意識的人們依舊對這個政權保有希望,那麼在此之前的中國人又會怎麼想?又會不會依舊保有什麼“忠君”的思想?

梁啟超是維新派出身,跟李鴻章可說是敵人,但《李鴻章傳》卻是李鴻章死前將自己的資料送給梁啟超,託什給對方寫的。而就在李鴻章死後兩個月,國人還都在痛罵他簽署了《辛丑條約》,喪權辱國,併為他的死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梁啟超便寫出了這篇煌煌之作。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若以中國之失政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