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的嘛。
解決了這個最根本的思想統一問題,年初強調的那些“信義主義”才能有進一步落實的可能性。(雖然孟子也說性善是第一性,但現實世界的禮崩樂壞導致大家只是口頭上信孟子,心裡早就不信了,陽奉陰違)
想做壞人的當然仍然會去做壞人,但至少那些“原本羞於做好人,怕做好人會被人恥笑為虛偽”的人,現在可以堂堂正正做好人了。
沒人說你是偽君子,是裝的,是五十步笑百步。
最後這一點劉備太喜歡了,因為劉備最煩的就是他做好人之後被人噴“劉備是個偽君子,他是裝的”。哪怕劉備打算一直保持下去,還會被人說“他是裝了一輩子的偽君子”。
能遇到伯雅賢弟真是痛快啊,朕這一輩子當好人都不怕被人說是裝好人了。
沒說的,鐵定應該封聖地位高於孟、荀。
劉備覺得渾身一股靈魂出竅一般的舒坦之後,才忍不住意氣風發地追問李素:“賢弟今日怎會恰好手頭拿著這本《形而上學》?
真是沒想到,那些極西之地的蠻夷、羅馬人的祖宗,叫什麼希臘人來著?都能有如荀子一般睿智、還能互相印證借鑑的大賢。是叫亞里士多德是吧?”
李素已經說得口乾舌燥,這才拿起一杯乳清蛋白奶酒,喝完了之後才抹抹嘴,答道:
“實不相瞞,這幾日,阿亮也在跟臣請教‘對於無恥無信之敵,是否能以詐易詐出爾反爾’,探討這些學問呢。
臣一開始只是隱約有點想法,把思考跟阿亮說了,阿亮說他沒看到過臣引用的那些說法,就又去蘭臺苦學翻撿。最後把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全部書都仔細翻了一遍,找到了這本《形而上學》。他還說臣所言比亞里士多德更多,非要纏著臣找出其他來源呢。”
實話實說,要不是諸葛亮纏著他切磋學問,李素今天還真沒辦法把跟劉備講的這些內容,都做到“論據本土化”。
幸虧諸葛亮先問了一遍,讓李素把那些馬克思獨有的東西去掉了,附會到亞里士多德上。劉備再來,就顯得剛備好課的李素無所不知。
劉備聽了愕然,不過隨後是爽朗大笑,還不忘親自給李素續了一杯乳清蛋白奶酒:
“伯雅不必過謙,這也是天意如此。可見我們君臣三人,本性略同。朕也覺得人天性本善,誰說朕是裝的就讓他們說去!下次朕就不怕了!
喝!你也說多渴了吧,這酒就是個乳水,喝再多都不怕!難得痛快,今兒喝個夠!”
——
ps:因為有哲學灌水,所以還是五千多字一章寫完,算是賠償拖慢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