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世上讀書人,又有幾人能做到。”
“能做到誠者,已經算是不錯的儒家弟子了。”
葉千秋朝著那喊話之人微微一笑,道:“儒者,為歷代王朝統治不可不用之人,但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配稱為儒家弟子。”
“世上,能恪守德行,做一君子者,少之又少。”
“故而,才有今日天下之亂局。”
那人微微頷首,嘆道:“知易行難,聽葉真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葉千秋笑了笑,不再看向那人,而是繼續說道:“說了佛、儒,也該講一講我道家講究什麼。”
“當今天下,無論是離陽、還是北莽,都崇道抑佛。”
“然而,能入道者,其實寥寥無幾。”
“我道家講的是一個虛字。”
“很多人在認識道家思想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道家是強調“無”,強調把世上所有的事物以“沒有”的觀念對待。”
“無就是空,空就是沒有,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問題的。”
“道家的“無”並非是沒有,道家的“無為”是“無所不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比如說,柔弱勝剛強,柔與剛,弱與強,這是對立的關係,以柔勝剛,以弱圖強,最終的目的還是達到剛強。”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教中人修煉,最終的歸旨也不是“無”,而是有所作為。”
“該出世的時候出世,該入世的時候入世。”
“對於道門的人來說,在道山廟觀是出世,下了山就是入世,出世並不是與世隔絕,並不是拒絕人間煙火,而是為了更好的入世。”
“對於深入過研習道家經典並且深得其中三味的人來說,入世就是最好的出世。”
“所以,也並不是說道士就只是修道成仙的,就應該與青燈古卷相伴,這樣就理解錯了道教。”
“真正意義上的道家思想,不是讓人沒有,不是讓人凡是看空。嚴格來講,道家是看虛,就是不要執著於一端。”
“虛不是沒有,還是有的。”
“讓人看空的是佛家。所以佛家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道家講虛、佛家講空,這也是佛道兩家的區別。”
葉千秋話音落下之後,很多人自發的開始鼓掌。
武當掌教李玉斧面上更是滿是思索的神色。
來自龍虎山天師府的齊仙俠,還有那位眼神兒不太好使的白蓮先生都是各有感觸。
李玉斧身為武當掌教,雖然年輕,但他對於武當這麼多年來守持的宗旨還是清楚的很。
從前,道門之中,只有龍虎和武當這兩家稱雄。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武當講究的是入世,所以,他李玉斧行走天下,做了許多事。
而龍虎山天師府就不一樣,他們講究的是出世,力求做的是那山上的黃紫貴人。
但今日聽聞葉千秋一番道理。
兩派中人方才明白,他們兩家分別走了兩個極端。
而神霄派的主旨卻是該出世時出世,該入世時入世。
這樣的主旨無疑讓神霄派有了更靈活的存世法則。
白煜忍不住嘆道:“能以道教聖人的身份走到天下第一的地步,果然有著自己的獨特道理。”
“從前,我還不太相信這位葉真人能將道門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是,今日我卻是信了。”
“縱使是當年的呂祖在某些方面,也遠遠不及這位葉真人。”
“該入世時入世,該出世時出世。”
“說的好啊。”
“我龍虎山天師府就是太高高在上了,所以才淪落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
“仙俠,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覺得你可以在青羊宮多呆一些時日。”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神霄派都將是我道教之首了。”
站在白煜身旁的齊仙俠聳了聳肩,然後說道:“我會爭取留下的,我也想親眼看看這位葉真人是如何將道門推向一個新高度的。”
坐在葉千秋對面的李當心半晌沒有說話。
這一趟佛道爭辯大會舉辦到現在,李當心已經明白,道門已經是大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