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作戰的嫡系精兵,已經被我用一萬步軍和兩股輕騎,給打的幾近支離破碎,在短短半旬內已經被我軍蠶食殆盡。”
“若非盧升象劍走偏鋒以五千騎突入東南部戰場,隨後八千步軍連克飲馬、陽潁兩地,迫使我軍不得不放棄一鼓作氣東進,恐怕趙毅就要淪為淮南王趙英之後第二位戰死沙場的離陽大藩王。”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眼下局勢,看上去的確是對西楚有利,西楚在各個戰場上接連告捷,勢如破竹,迎來了舉旗復國以來的最鼎盛國勢。”
“但是,你我都清楚,這其實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光景而已,收復飲馬陽潁兩地的盧升象,不過是小試牛刀,當這個盧升象徹底掌握南征兵權之後,他帶給西楚的壓力將是巨大的。”
“所以,太安城必須要亂。”
“趙家皇帝一死,擾亂的不止是軍心。”
“時至今日,天下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北涼死磕北莽百萬大軍。”
“號稱富甲天下的趙毅,已經把家底都打得一乾二淨,皇帝一死,他根本無力爭奪大位。”
“靖安王太年輕,不提也罷。”
“遼東趙睢就藩後則謹小慎微了半輩子,更是無緣大位。”
“原本兵強馬壯僅次於北涼的燕敕王趙炳,因為吳重軒帶著南疆道北部所有兵馬投靠了離陽朝廷,也是元氣大傷。”
“離陽趙家謀劃削藩,的確是謀劃得當,但這一切都是基於眼下皇帝不死的局面。”
“趙篆一死,本就被削弱的藩王如何能合力?”
“想要在短期內選出一個合格的後繼之君,不是容易的事情。”
“到時候,西蜀陳芝豹這些人又豈會甘於為離陽陪葬。”
“而對西楚具有很大威脅的盧升象自然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和西楚對著幹了。”
曹長卿點頭道:“葉真人對於局勢的把握,的確精準。”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讓小泥人稱帝吧,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曹長卿道:“我也正有此意。”
……
立秋十天遍地黃。
祥符二年入秋後,一個驚人的訊息火速傳遍大江南北。
那就是西楚姜姒即將登基稱帝,這意味著這位曾經流亡多年的西楚公主,會成為北莽慕容女帝之後的第二位女子皇帝,更是中原王朝歷史上的首位女皇。
與此相呼應的是,西楚各位在外領軍的大將要員,除去鎮守江北要隘的許雲霞,和負責與南疆吳重軒大軍對峙的裴穗,幾乎所有西楚文武大員都陸續匯聚京城。
……
這一日,風和日麗。
西楚京都,百官齊聚。
在一眾西楚舊臣的擁珙之下,西楚女帝姜姒正式登基。
登基大典結束之後,葉千秋和李淳罡離開了西楚京都。
此時,天下間還無人知曉。
天下第一人葉千秋已經和西楚曹長卿達成了共識。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風暴即將醞釀而出。
而離陽朝廷對此卻是並不知情。
西楚這邊因為女帝登基,士氣大漲。
而離陽朝廷也同時下旨敕封吳重軒為徵南大將軍,同時擢升橫江將軍宋笠為鎮南將軍、兼任廣陵道副節度使之一。
西楚和離陽這邊動作頻頻。
北涼和北莽之間的大戰也是到了白熱化階段。
祥符二年秋,北涼在兵力絕對劣勢的前提下,尤其是在涼州虎頭城失陷的危殆形勢下,總計以己方三州邊軍十餘萬人戰死,大破北莽三十五萬人。
一時間,天下震動。
天下人都以為北涼已經是一座死地,早晚會被北莽攻陷。
但沒想到,北涼居然在北莽的強大攻勢面前挺了下來。
而且還啃掉了北莽一大塊肉。
……
入秋以後的青城山更多了幾分清涼。
葉千秋走在山間,一條龍盤在山澗中,一頭碩大的虎夔趴在山澗一旁的大石上。
鄧太阿還在演化著他的劍意。
他的徒弟和小山楂、小雀兒打成了一片,在山水間奔跑。
葉千秋掐算著時日,等待著西楚那邊的傳信。
等曹長卿騰出手來,便該再走一趟太安城。
……
就在葉千秋等候曹長卿傳信的同時。
太安城中也不平靜。
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