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當論武,連神霄派的葉千秋也來了。
……
師徒四人一邊走著,溫華一邊說著自己的此次吳家劍冢之行。
走了沒多久,在山腳下,碰到了兩人。
一個是東越劍池柴青山,一個是龍虎山齊仙俠。
當時兩位劍道宗師之前結伴赴涼,早已經上山兩日,眼下暫住在武當最新開峰的那座青山觀。
眼下,二人結伴遊山,看到了葉千秋,自然是上前來見禮。
葉千秋曾經指點過齊仙俠,至於柴青山,當年徐鳳年二次遊歷江湖的尾聲,在廣陵江上被趙家的藩王截殺。
葉千秋萬里一劍,將趙家的那位藩王差點給殺了。
而當時,柴青山就在護衛那位藩王。
那萬里一劍差點要了柴青山的命。
好在,他活了下來,而且因禍得福,在劍道之上又有所精進。
葉千秋不知道柴青山的這些遭遇。
但柴青山卻是早就清楚了,當年廣陵江上的那一柄參天巨劍就是葉千秋的佩劍,太玄劍。
所以,柴青山對葉千秋也頗為恭敬。
柴青山昔年便是東南第一劍道宗師,境界大進之後,更是享譽江湖。
這時,只見一輛馬車沿著山路緩緩而來。
車上有人走下。
溫華一看,立馬喊道:“吳老頭,你咋也來了?”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吳家劍冢的當代冢主吳見。
吳見走上前來,和葉千秋打過招呼。
又和溫華道:“許你小子來,就不許老夫來?”
溫華又朝著馬車那邊瞅瞅道:“翠花和吳大缸子呢?”
吳見道:“沒來。”
溫華略顯失望。
這時,又有一人從天而降。
卻是御劍而來的鄧太阿。
葉千秋帶著李淳罡、鄧太阿在太安城一行,回到青城山之後。
鄧太阿就去遊歷天下去了。
他在青城山清修多時,但是遲遲沒有揮出一劍。
所以,他去往江湖之中蓄勢去了。
只是沒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武當山。
鄧太阿是來見葉千秋的,他不打算等了,他打算在武當山和葉千秋一戰。
葉千秋清楚了鄧太阿的意思,自然是欣然答應。
鄧太阿和柴青山、齊仙俠都打了招呼。
就是沒理會吳見。
他這位橫空出世的桃花劍神,對於那座劍冢,可從沒有半點好感。
江湖近百年,只有寥寥四人得以走出吳家劍冢,最早是李淳罡大搖大擺取走了那柄木馬牛,然後是上一代劍冠吳素徹底與家族決裂,再然後就是鄧太阿以無敵之姿瀟灑離開。
現在又多了一個乘興而去,乘興而歸的溫華。
讓鄧太阿惱火的是,溫華之所以去劍冢取劍,還是吳見這個老幫菜主動要求的。
鄧太阿不搭理吳見,但吳見卻是笑眯眯的問道:“小太阿啊,咱們多少年沒見面了?”
鄧太阿板著臉,扭過頭去,不樂意搭理吳見。
吳見一點都沒有尷尬的意思。
反而是對鄧太阿和藹笑道:“生不同祖堂,確實是我吳家對不住你在先,你離家之時揚言死不共墳山,難道真要如此?”
鄧太阿冷笑道:“怎麼,堂堂吳家劍冢,還需要我一個姓鄧的外姓人來撐起臉面?”
吳見笑呵呵道:“你若願意認祖歸宗,也是可以的嘛。”
鄧太阿聽到吳見這不要臉的話,差點就要口吐芬芳了,但一想葉千秋、柴青山等人還在,他還是忍了下來,把一肚子的芬芳之言咽回了肚子。
吳見的眼神似乎有些恍惚,他悠然說道:“我吳家劍山之巔,曾經樹立有四劍,木馬牛,太阿,大涼龍雀,胸臆。”
“木馬牛給李淳罡拿走,斷了。”
“素丫頭取走的那柄大涼龍雀還算完整,也有了繼承之人。”
“素王劍本是我的佩劍,後來假借六鼎之手送給了翠花那孩子。”
“古劍胸臆一直無主,不過,現在讓溫華這小子拿走了。”
“吳家劍冢,鳴劍天下了。”
鄧太阿臉色冷漠,無動於衷。
吳見唏噓不已,也沒有繼續勸說鄧太阿。
鄧太阿這時卻是緩緩說道:“吳素傳我吳家劍術之恩,我以十二飛劍贈送徐鳳年,已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