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住一柄飛劍,飛劍在他手中急速變為三尺青鋒。
隨即,葉千秋平平無奇的往前一刺,然後看向徐鳳年問道:“徐小子,你覺得劍的本質是什麼?”
徐鳳年愣了一下,然後急忙回道:“小子愚鈍,還請真人賜教。”
葉千秋笑了笑,將劍放在了徐鳳年的手上,道:“你站起來,往前刺。”
徐鳳年一臉懵懂,站起身來,握著手中劍,往前一刺。
葉千秋道:“再刺。”
徐鳳年又刺了一劍。
葉千秋道:“再刺!”
徐鳳年又刺出一劍。
“再刺!”
“再刺!”
“……”
葉千秋一連讓徐鳳年刺了十幾劍。
“你感覺如何?”
葉千秋朝著徐鳳年問道。
徐鳳年握著手中劍,道:“好像很普通。”
葉千秋笑道:“沒錯,就是很普通。”
“你要記住這種感覺,任何華麗的背後,都是普普通通。”
“刺、劈、點、崩、掛、撩、抹、斬、截、挑、雲、掃、抱、架。”
“萬丈高樓平地起,無論何種劍術何等劍道,都脫離不了這樣的本質。”
“如果因為害怕前人的道影響了自己的道,就不去學前人的道,那絕對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術的盡頭就是道,而劍道沒有盡頭。”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推陳出新。”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如何練劍,那就不如只練這最基礎的刺、劈、點、崩、掛。”
“拔劍,就要刺,這就是劍的本質。”
徐鳳年在一旁久久無言,他不是沒有學過劍,老黃的劍一到劍九他都學了個遍,也就是除了劍十至今沒悟透。
但一般還是選擇用刀。
李淳罡教了他許久兩袖青蛇,但其中變化複雜,讓人難以消化。
今天,葉真人一番話,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拔劍,就要刺。
徐鳳年頓時感覺心頭的許多疑惑煙消雲散。
這時,葉千秋朝著李淳罡遞個眼色,二人起身,朝著山間行去。
讓徐鳳年自己單獨靜一靜。
……
葉千秋和李淳罡登山而去,拾階而上,青竹夾道,涼風習習。
李淳罡在一旁說道:“葉真人教徒弟一定頗有心得吧。”
葉千秋笑道:“何出此言?”
李淳罡道:“徐鳳年這小子一直搖擺不定,老夫拿了兩袖青蛇出來,也沒讓這小子堅定學劍,但剛剛葉真人這一番話卻是真真切切的說到這小子心坎兒裡去了。”
葉千秋笑道:“他不是不想學劍,只是心氣太高,不想落入前人桎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時候,最讓人忽略的往往就是最平凡的東西。”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華麗,其實根本還是離不開這些這普通最平凡的東西。”
李淳罡聞言,不禁感慨道:“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有些道理老夫明白是明白,但就是說不出來。”
“還是葉大真人能說會道。”
葉千秋笑了笑,卻是突然問道:“你說你這劍道走到盡頭了沒有?”
李淳罡聞言,略顯疑惑,道:“葉真人為什麼這麼問?”
葉千秋笑道:“你有心裡還有結,你以為你和王仙芝一戰之後已經無牽無掛,但那只是你自己在安慰自己。”
李淳罡沉默片刻,然後說道:“如你所想,老夫與王仙芝一戰後,對劍道也好,對人生也好,已經都沒了遺憾。”
“老夫膝下無子孫,一個老無所依的糟老頭,無牽無掛。”
“老夫這輩子也曾年少輕狂,出劍斬不平,可天地之大,豈是老夫一人一劍能擺平的?”
“記得早些年,有一位詩壇女文豪讚譽老夫劍摧五嶽倒,老夫不屑擔當,不過收劍膝前橫一說,如今細細咀嚼,確是有些滋味。”
葉千秋負手道:“人這一生,要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你李淳罡活到了現在,才算勉強見過了自己,見過了天地,而且還見的不算通透,更何況你連眾生都未見過。”
“你無牽無掛,不過是因為孑然一身。”
“任何一種大道都是沒有盡頭的。”
“劍道亦如是。”